近幾年為了加快推進國家各種建設工程,拆遷征地也是勢在必行,而拆遷征地可能會對被拆遷人員的工作生活都帶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農村拆遷,土地被征用后農民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那么農村征地拆遷除了有征地補償,有沒有安置補償費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農村征地補償有安置補償嗎。
一、 農村土地征收的基本法律依據
1、憲法依據。《憲法》第10條第3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以補償。”因土地征收涉及到對公民基本權利中的財產的剝奪,所以必須要有憲法依據。
2、《物權法》第42條第1款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這是農村土地征收的基本法依據。
3、《土地管理法》這是農村土地征收的直接法律依據,也是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具體操作的法律依據。
二、農村征地補償有安置補償嗎?
《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了征地補償,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四項
1、土地補償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
2、安置補償費。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用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被征地單位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
3、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的補償費。地上物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是對被征收土地上人工形成的房屋、構筑物、數木、農作物等的補償費用。
4、對征收菜地的特別規定,即用地單位除繳納上述費用外,還須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依照上述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償費,尚不足以維持被征地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5、征收土地中涉及宅基地或者農村建設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建筑物補助費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原則上按市場價值補償。第48條規定了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未依法進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并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安置手續。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可知,農村征地是有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按照耕地年產值為基數確定發放補助款的。除此之外,農村耕地除了發放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償外,還有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新地開發建設基金等各項補助款。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征地補償的問題,歡迎咨詢律霸.
2020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征地補償費發放時間是多久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勞動關系自動解除嗎
2021-02-08合同是甲方先簽還是乙方先簽
2020-12-25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責任承擔方式如何規定
2021-02-19工傷鑒定書丟了怎么辦
2020-12-06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律師有后付費的嗎
2021-03-24信用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12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