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對于刑事控告怎樣進行受理
立案前的初步審查,可以采取詢問、查詢、勘查、鑒定和調取證據材料等措施。但不得限制被調查對象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1、公安機關對于公民扭送、報案、控告、舉報或者自首的,都應當立即接受,問明情況,并制作筆錄。
對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自首人提供的證據材料應當登記,并制作證據清單。
2、制作受案登記表,并出具回執。
3、迅速進行審查,以確定是否屬于刑事案件。
如傷害案件,要立即進行法醫鑒定,確定構成輕傷(屬于犯罪)或者輕微傷(不構成犯罪)。
死亡案件,要立即進行尸檢,確定屬自殺、他殺或者猝死。
交通肇事案件,要立即出現場確定雙方的責任。
立案前的初步審查,可以采取詢問、查詢、勘查、鑒定和調取證據材料等措施。但不得限制被調查對象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4、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但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案件,立即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
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采取緊急措施,再辦理移送手續。
5、經過審查,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告知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對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告知被害人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要求公安機關受理的,公安機關應當處理。
6、經過審查,對于不構成犯罪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依法予以處理或者移送有關行政部門。
7、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公安部門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
經過審查,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節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并將不予立案決定書送達控告人。
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節是指犯罪情節顯著輕微(如打人致輕微傷,盜竊數額不足1000元),或者犯罪人不承擔刑事責任(如犯罪人無行為能力、不到法定年齡)。
綜上所述,公安機關受理案件,不等于立案,受理了不一定都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一百一十三條?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刑事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報案、控告、舉報的注意事項
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后,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愿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