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制度,又稱加害人與被害人的和解制度,一般是指在犯罪后,經由調停人的幫助,使加害者和被害者直接相談、協商、解決糾紛或沖突的一種刑事司法制度。刑事和解制度的興起,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全新嘗試。當前,刑事和解政策受到了來自理論及實務界的廣泛推崇,它的理論探討和實際踐行成為熱點問題。
2011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中單獨增設一案,確立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將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以及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兩類案件明確規定了刑事和解的效力,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獲得不起訴、量刑減免等從寬處理。但正如有學者所言“量刑減免,本屬實體處罰事項,應由《刑法》先作出相應規定,否則,對達成刑事和解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寬處理,缺乏實體法上的依據。”以刑事訴訟法對實體處罰予以規范,本身并不恰當。同時草案雖增設一章,但未對和解的程序作出詳細的規定,在實踐操作中仍有待探索和完善。因此,筆-者認為刑事和解制度尚有繼續研究之必要。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論依據
有難點認為:在公訴案件中,不應當適用刑事和解。當代刑法所提倡的罪刑法定原則、罪刑相當原則及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由于刑事和解的適用與之相背離,因而在一定程序上構成了對刑事法治的沖擊。同時,在實踐之中,由于刑事和解作為新興事物,司法機關審查刑事和解的過程和內容在事實上缺乏監督。在此情況下,如果孳生出“以錢買刑”等丑惡現象,它的危害性甚至會動搖整個刑事司法體制的根基,基于此,效率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
筆-者認為,刑事和解制度雖有諸多不足之處,但它反映了當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形勢要求,是司法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化解社會矛盾有效途徑,是應當得到肯定的。至于對刑事和解過程中對司法機關濫用權力、缺乏監督的擔憂,通過不斷地改善和完善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予以避免。因為在“在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很多濫用公訴權的行為是以規避法律的形式出現的,實際是利用法律的空白和不確定性”。在現階段,首先應當肯定刑事和解的積極意義。
筆-者認為,它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
(二)恢復性司法之價值體現。
二、刑事和解制度下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
如前所述,刑事和解的初衷是好的,但在運行過程中也突顯出一些問題,集中體現在:
(一)刑事和解與刑法平等原則的沖突。
(二)刑事和解與效率原則的沖突。
(三)刑事和解的風險。
三、刑事和解的設想
其實,如何建設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刑事和解制度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委之于檢察機關的作為。《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雖增設一章,但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進行規定,但只涉及到納入和解的案件范圍、對自愿、合法進行原則性審查以及對和解協議效力的確定,屬于精略的框架架構,具體的操作方式和細節仍監督措施仍屬空白。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探討。
(一)將被害人的參與納入程序設計,保證和解過程、結果的公正性。
(二)程序設計上要化繁為簡,注重效率。
(三)探索檢調對接模式,提高效率,避免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必然優于抵押權是錯的嗎
2021-01-23關于三級丁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0-12-24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居間方對合同履行是否有保證責任
2021-01-24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