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淡化立法己引入世界商標權保護領域。我國新商標法在馳名商標保護上吸收了部分商標淡化理論,然而與制定一套完整的商標淡化制度差之甚遠。本文在綜合我國國內買情的墨礎上,從商標淡化的概念界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商標淡化立法的可行性、商標反淡化保護的立法構想四個方面作以粗淺分析。一、商標淡化的概述商標淡化,是指減少、削弱馳名商標或具他具有相當知名度的商標的識別性和顯著性,損害、玷污具商譽的行為。作為削弱、沖淡商標的顯著性和識別性的一種侵犯商標權的行為,商標淡化直接的危害后果是對馳名商標和具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的顯著性和識別性的損害,從而最終損害商標所體現的商譽。反淡化立法旨在給予馳名商標特殊保護,防止繼商標馳名以后,因第三人的注冊或使用而導致該馳名商標的聲譽和顯著特征被玷污或貶低。因此.反淡化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立足于保護商標權利,不考慮消費者混淆商品的可能性;所禁止的行為不再是欺騙地誤導消費者的行為,而是便用商標本身,即只要他人將商標應用到商品上,即便費者對買際產品不發生混淆,商標所有人也有權禁止。因為如果該產品的質量不佳甚至低劣,消費者可能會對商標所有看產生不良看法.并有可能妨礙商標所有者在將來把商標用于不同市場。可見,反淡化保護的根本目標是禁止競爭者從別人的聲譽中不正當地獲利,其理論依據是商標信譽價值。一個商標一旦馳名,便獲得了獨立價值,具主要功能不但是又寸來源的區別,而且體現所有者的信譽和名聲。因此,商標可脫離產品和服務請求法律保護。這種保護是為了防止馳名商標的聲譽受到不法競爭的損害,即防止商標被沖淡或玷污。這樣,反淡化將馳名商標的受保護利益進一步擴展到:保護具有特殊市場開拓價值的商標聲譽不受損害,保障商標所有人進入相關市場。由于商標淡化侵權方式的間接性和侵權手段的隱蔽性,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滯后,致便商標權人難以有效買施自我保護,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在侵權認定和處理上也面臨一些新的課題和挑戰。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無論是從維系市場秩序的角度,還是從法律公平適用的立場出發,盡快制定馳名商標反淡化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勢在必行。二、我國現行法律關于商標淡化的規定反淡化保護是一種國際趨勢,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反淡化立法已經相當完善,而我國的反淡化保護卻相對薄弱,僅在個別法律條文和行政規童中對降低商標識別性的淡化予以附帶規定。我國商標法))第l3、4l、56、57條分別規定了制止淡化侵權的不予注冊與撤消注冊、禁令救濟及彌補損失的損害賠償救濟措施.這些規定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我國商標反淡化的思路。(一)不予注冊與撤消注冊不予注與撤消注冊是從源頭上保護馳名商標權的有效手段,我國商標法第l3條籠2款規定:就不相同或看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模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并禁止使用。”商標法)第4l條第2款規定: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l3條、第l5條、第l6條、第31條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5年內,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消該注冊商標。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5年的時間限制。”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中也有類似的規定。(二)禁令救濟當淡化行為發生時.商標權人迫切希望制止淡化行為.以贏得時間與侵權人進行訴訟.這便得禁令救濟顯得非常重要。我國《商標法))規定了制止和防止即發侵權的即時禁令措施。商標法》第57條規定:商標注冊人有證據證明他人王在買施或者即將買施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舄會便箕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后工傷復發的處理規定
2021-01-18員工不服處罰如何解決
2021-02-14非法行醫犯罪行為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2-11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保戶須知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