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修改以后,形成了具有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特點的控辨式訴訟模式。法庭審理中,若控辯雙方單純圍繞被告人的定罪進行辯論,則抗辯力度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被告人認罪的案件,控辯雙方的對抗性遠未達到刑事訴訟法的立法目的。一直以來,公訴人都是在公訴意見中指出被告人所具有的從重、從輕、減輕等的情節,請求法官酌情裁判,但對于量刑并不提出具體意見,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控方沒有明確的量刑意見,作為辨方的被告人或辨護人無法有針對性地就公訴人的意見發表看法。公訴人行使量刑建議權,可以闡述具體的量刑理由,提出明確的量刑意見,辯方就會反駁控方量刑建議中的不合理及疏漏之處,提出自己的量刑請求。控辯雙方在量刑問題上的辯論,有助于法官充分聽取雙方意見,正確的適用法律,從而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2、建立公開、公正、效率司法的需要
當前,檢察機關在行使控訴職能時,僅僅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和犯罪性質進行指控,對其應判處的刑罰,只根據被告人認罪態度好壞,籠統地建議法庭從輕或從重處罰,而不指明具體的刑期,辯方則無法充分行使量刑辯護及請求,從而量刑的信息只為法官所掌握,這種做法違背司法公開的理念,極易導致腐敗。量刑建議雖然只是請求權,不具有終局性,對被告人確認有罪和判處刑罰,決定權都在法官,但該制度將定罪和量刑的司法對抗貫穿到法庭審理的全過程,實現全程透明,讓全部庭審程序完全在陽光下進行,保證被告人知悉其被判刑期的原因,更大程度地確保了被告人認罪服判,節約了司法成本,提高了訴訟效率。
3、提高公訴人辦案質量及業務素質的需要
檢察機關積極行使量刑建議權,就要求公訴人把握全案事實、證據及相關情節,作出準確的分析和認定,不僅要對被告人的行為作出準確定性,而且要拿出對其依法適用有關法條、刑種、相應刑期的適當意見。這種壓力必將促使公訴人增強辦案責任心,注意案件的每一個細節,同時能夠促進公訴人的業務學習和思考,不斷提升自身辦案能力及綜合素質,從而帶動全體檢察官業務水平的提高和素質的增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應該包括什么內容
2021-02-16涉外離婚訴訟向哪個法院提出
2021-03-09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契約解除權 PolicyRescissionRight
2020-11-14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