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標侵權糾紛需要哪些證據?
1、原告主體資格證明,自然人的為身份證,企事業單位的為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登記證。
2、專利權證書,證明專利權授權時的權屬狀況。
3、專利登記薄副本。一定意義上來說,專利登記薄副本是比專利證書更為重要的證據,因為專利證書記載的是專利授權時的權屬狀況,在授權之后,專利的權屬狀況可能會發生改變,如專利權轉讓,專利被宣告無效等,這些內容在專利證書上是反映不出的,但卻會在專利登記薄副本上反映出來,但在實務中一些專利權人卻沒有提供,一些司法機關對此也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4、專利授權公告文本:發明或實用新型的為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摘要及摘要附圖;外觀設計的為公告授權的圖片或照片及簡要說明
5、專利年費收據:證明專利持續有效。其實這一證據在提供了前述的專利登記薄副本的情況下,是可以不提供的。因為在專利登記薄副本的最底行會注明“該專利年費已繳納至某年某月某日”。司法實務中專利權人提供專利年費收據的證明目的在于說明專利已繳納年費,專利持續有效。但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的繳費實務中,即使專利已被宣告無效,或因沒繳納年費而導致專利權終止后,繳納專利費也是可以進行的,從而取得專利年費收據。因此通過專利年費收據證明專利持續有效是不充分的,有時甚至是錯誤的。如此以來,前述的專利登記薄副本就顯得極其重要了。筆者認為之所以在實務中出現用專利年費收據來證明專利持續有效,可能是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的影響,該條規定:專利權人應當提交證明其專利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專利證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專利年費交納憑證。這里專利年費交納憑證是專利真實有效的文件之一,卻并未提及專利登記薄副本,不能不說是一個瑕疵。
6、實用新型專利檢索報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規定》第八條規定,提起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權訴訟的原告,應當在起訴時出具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因此在該司法解釋出臺后,不少法院在原告提起實用新型專利侵權訴訟時,若沒有提供實用新型的檢索報告,法院拒絕受理。但此種做法明顯的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的規定。隨后最高法院在答復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請示中明確表示,出具實用新型的檢索報告并不是提起實用新型專利侵權訴訟的條件。但若不提供檢索報告,被告提起專利無效宣告請求的,如無其他可以不終止訴訟的情形,人民法院應該中止訴訟。筆者曾代理原告在某地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一實用新型專利侵權訴訟,在立案時,立案庭的法官認為筆者沒有提供涉案專利的檢索報告和專利年費的繳費收據,而擬不予受理。經過筆者與該院知識產權庭的法官溝通,根據前述的規定,知識產權庭的法官給立案庭去電話,案件才得以受理。不過被告很快提起無效宣告請求,案件自然就中止審理了。因此原告在起訴時最好提供實用新型專利的檢索報告,避免案件被中止審理。
7、書證:通常是公證書,專利權人通過市場調查,發現了侵權行為后,通常會向公證機關提出申請,對購買侵權產品的過程及購得的侵權產品進行公證或對侵權現場(如許諾銷售)或對侵權產品的安裝地進行勘查公證,取得公證書,從而證明被告存在侵權行為。在公證取證的過程中,專利權人最好主動向銷售者索取產品宣傳冊、銷售侵權產品人員的名片、購貨發票或收據,以進一步的明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同時專利權人可要求公證機關對前述資料的來源和真實性作出說明,一并記載在公證書中。
另外順便提及一下,在選擇公證機關時,也應有所考慮,如在省會城市,可以選擇省公證處,而不要選擇區公證處,一則可能區公證區缺乏經驗,二則可能區公證處出于地方保護或者擔心受到打擊報復,而以各種理由推托。筆者曾在天津市和鄭州市兩個城市申請公證時就碰到這樣的問題,區公證處推托不予受理,不過天津市公證處和河南省公證處卻及時的受理了公證申請,并高效的作出了證據保全公證。
8、物證:專利權人從市場上購得的侵權產品。購得的侵權產品應由公證人員封存,并拍照。在提交給法院之前,原告應確保封條完好無損,否則被告將可能在質證時提出異議,對侵權產品不予認可。
二、商標侵權訴訟注意什么問題?
1、在商標侵權訴訟人當中,如果被告認為原告的注冊商標在授權過程當中有瑕疵,或者說原告的注冊商標應該被撤銷,那么被告可以請求受理侵權案件的法院終止侵權案件的審理。
商標被撤銷的理由有很多,比如把不應該作為商標使用的商標進行了注冊,或者商標注冊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在先權利,或者搶注了他人使用在先并且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如果個人或者企業作為被告,認為原告的商標是應該撤銷的,在答辯的時候可以向法院提出終止商標侵權訴訟的請求,同時應該向商標評審委員會請求撤銷原告的注冊商標。
2、在商標侵權訴訟當中,被控侵權人的另外一個抗辯事由叫正當使用。《商標法》規定,注冊商標中如果含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重量、數量等,注冊商標人無法專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被控侵權人在自己產品的包裝、裝潢上使用了這些要素,就屬于正當使用,被控侵權人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承擔賠償的責任行為是要承擔賠償的責任的,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農用土地轉讓流程是什么
2020-11-28房屋拆遷航拍圖幾年拍一次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