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虛假陳述要受罰嗎
虛假陳述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下:
(一)虛假陳述的民事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發布的《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對于證券市場中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訴訟作出了特別規定。其最大突破在于,對于證券虛假陳述的民事訴訟中的因果關系采取了推定的方式,極大地減少了受害投資者在這方面的舉證責任。
(1)因果推定。
投資者在虛假陳述實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買入該證券,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因賣出該證券發生虧損,或者因持續持有該證券而產生虧損,即推定投資者的損失與虛假陳述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2)投資差額損失。
A、在基準日及以前賣出證券的,投資人的投資差額損失,以買入證券平均價格與實際賣出證券平均價格之差,乘以投資人所持證券的數量計算。
B、在基準日之后賣出或者仍持有證券的,投資人的投資差額損失,以買入證券平均價格與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基準日期間,每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平均價格之差,乘以投資人所持證券的數量計算。
(3)連帶賠償責任。
發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財務會計報告、上市報告文件、年度報告、中期報告、臨時報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資料,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發行人、上市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A、發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B、發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有過錯的,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C、證券服務機構在其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二)虛假陳述的行政責任
(1)證券服務機構
根據《證券法》第223條的規定,證券服務機構未勤勉盡責,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暫停或者撤銷證券服務業務許可,并處以業務收入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撤銷證券從業資格,并處以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2)發行人、上市公司
根據《證券法》的規定,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
(3)《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行政責任認定規則》的規定
A、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負有保證披露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和公平的義務,應當視情形認定其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承擔行政責任,但其能夠證明已盡忠實、勤勉義務,沒有過錯的除外。
B、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之外的其他人員,如果確有證據證明其行為與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具有直接因果關系,包括實際承擔或者履行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組織、參與、實施了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或者直接導致信息披露違法的,應當視情形認定其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C、如有證據證明因信息披露義務人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指使”,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在認定信息披露義務人責任的同時,應當認定信息披露義務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信息披露違法責任。信息披露義務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是法人的,其負責人應當認定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二、什么是虛假陳述
證券市場虛假陳述,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違反證券法律規定,在證券發行或者交易過程中,對重大事件作出違背事實真相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時發生重大遺漏、不正當披露信息的行為。
虛假陳述共包括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不正當披露信息四種類型。
1.虛假記載,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在披露信息時,將不存在的事實在信息披露文件中予以記載的行為。
2.誤導性陳述,是指虛假陳述行為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或者通過媒體,作出使投資人對其投資行為發生錯誤判斷并產生重大影響的陳述。
3.重大遺漏,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未將應當記載的事項完全或者部分予以記載。
4.不正當披露,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未在適當期限內或者未以法定方式公開披露應當披露的信息。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虛假陳述要受罰嗎”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虛假陳述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