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務人的法定義務是什么
債務人,與“債權人”相對,通常指根據法律或合同﹑債權人契約的規定,在借債關系中對債權人負有償還義務的人。簡單地說,債務人也可以理解成是買方,而對應的債權人可以理解成賣方。
債務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國家作為民事主體出現時也可以具備債務人的資格。在債的關系中,債務人有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向另一方(債權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在債的關系中,債務人是特定的,只有該義務主體才必須向債權人承擔交付財產、提供勞務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
二、債務人享有哪些權利
1、同時履行抗辯權
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同時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在同時履行的時間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約定履行的,有權保留自己的給付義務,這種保留給付的權利就是同時履行抗辯權。《合同法》第66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2、后履行抗辯權
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未按約定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不履行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后履行抗辯權。《合同法》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3、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成立后,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對方不能履行義務,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可能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有權單方中止履行合同義務。《合同法》第68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3)喪失商業信譽;
(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它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當事人依照上述規定中止履行義務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債務人的義務和權利的一些相關要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電話投訴有用嗎
2021-01-09法官的審判受政府監督嗎
2020-11-18軍婚該怎么離
2021-02-02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2020-12-22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