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債務同歸于一人的合同還履行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guī)定:
債權債務同歸于一人在合同法上叫做“混同”。混同是一種事實,即因某些客觀事實發(fā)生而產(chǎn)生的債權債務同歸一人,不必由當事人為意思表示。混同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概括承受。概括承受是發(fā)生混同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1.企業(yè)合并,合并前的兩個企業(yè)之間的債權債務因同歸于合并后的企業(yè)而消滅。
2.債權人繼承債務人,比如父親向兒子借錢后死亡,兒子繼承父親的債權和債務。
3.債務人繼承債權人,比如兒子向父親借錢后,父親死亡,兒子繼承了父親的財產(chǎn);
4.第三人繼承債權人和債務人,比如兒子甲向父親乙借錢后,因意外事件二人同時死亡,由甲的兒子丙繼承他們二人的財產(chǎn)。
(二)、特定承受。特定承受主要包括:
1.債務人受讓債權人的債權,比如債權人甲與債務人乙簽訂合同后,甲將合同權利轉讓給乙。
2.債權人承受債務人的債務,比如甲乙二人簽訂合同后,債務人乙的債務轉移給債權人甲。
合同關系的存在,必須有債權人和債務人,當事人雙方混同,合同失去存在基礎,自然應當終止。合同終止,債權消滅,債權的從權利如利息債權、違約金債權、擔保債權同時消滅。但當債權是他人權利的標的時,為保護第三人的利益,債權不能因混同而消滅。比如甲與乙簽訂了房屋預售合同,甲交納了一定比例的預付款后,取得了對預售的房屋的權利。隨后甲將取得的預售房屋抵押給了丙。半年后,甲乙二公司合并,如果此時合同終止,甲不必取得對于預售房屋的所有權,就會損害抵押權人丙的利益,此種情況,甲乙二人合同不能終止。
不可抗力對合同履行有什么影響
1、關于不可抗力的約定。當事人在設立不可抗力條款時,應采取何種方式確定不可抗力事件,對此有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當事人在合同中訂立不可抗力條款時,應通過列舉方式明確規(guī)定不可抗力事件。只有明文列舉才有排他的效力,而且只有在條款中所明確列舉的事件發(fā)生時才可導致當事人被免除責任。如果發(fā)生的事件是條款中沒有明文列舉的,即使阻礙了合同履行也不能導致當事人被免責。另一種觀點認為,不可抗力條款應采取概括式的方式,此種觀點認為,列舉式的方式已不符合現(xiàn)代貿(mào)易的需要,在實踐中當事人設定不可抗力條款應采取概括式的方式。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比較而言列舉式的觀點更為合理。主要理由在于:當事人設立不可抗力條款旨在對法律關于不可抗力的規(guī)定作出具體的補充。法律的規(guī)定常常過于原則,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訂立的不可抗力條款也同樣過于原則,將很難起到補充法律規(guī)定不足的作用。
2、關于不可抗力對責任的影響。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律大都明確規(guī)定,如出現(xiàn)不可抗力事件,則應免除當事人的履行責任,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合同法》第117條規(guī)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jù)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可見,我國法律認為,不可抗力的發(fā)生不一定導致當事人被全部免除責任;是否應當被全部免除,應依具體情況確定。在許多情況下,不可抗力的發(fā)生,只是暫時阻止合同的履行,而并不是導致合同完全、永遠地不能履行,在此情況下解除合同,確實不如采取維持合同效力并延期履行的方式更有利于維持合同的嚴肅性,并充分實現(xiàn)當事人的訂約目的。根據(jù)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因不可抗力而免責具有如下例外:
(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
(2)在遲延履行期間因發(fā)生不可抗力,不得免除違約方的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債權債務同歸于一人的合同還需要履行嗎”問題進行的解答,債權債務歸于同一個人,屬于合同中的混同,合同關系消失,所以合同是不需要履行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yī)療事故有無精神撫慰金?
2021-01-30中外合資企業(yè)能破產(chǎn)嗎
2020-12-04企業(yè)公司股份制改造中的39個問題及解決方案
2021-03-22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父親已死能討贍養(yǎng)費嗎
2020-11-28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該怎么辦過程是怎么做的?
2021-02-16入職協(xié)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fā)放
2021-02-18企業(yè)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保險經(jīng)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交通意外保險協(xié)議
2020-11-24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不經(jīng)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11-12怎么判斷是不是商業(yè)拆遷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