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轉讓后債權人應承擔的責任包括哪些
1.債權轉讓后債權轉讓人應該對債權的瑕疵負擔保責任
2.債權轉讓后債權轉讓人對債務人履行不能不承擔擔保責任。
一、債權轉讓后債權轉讓人應該對債權的瑕疵負擔保責任。
為了保護債務人的利益,特別是在合同中既有債權又有債務的情況下,單純轉讓債權很可能造成債務人利益的損害,所以我國《合同法》在規定在債權轉讓中賦予債務人抗辯權和抵銷權。《合同法》第82條規定:“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合同法》第83條規定:“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后,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并且債務人的債權先于轉讓的債權到期或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消。”是指債務人可以其對原債權人的一切抗辯權對抗債權人的受讓人。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法定的抗辯事由,是指法律規定的,合同一方當事人用以主張對抗另一方當事人的免責事由,根據《合同法》第117條的規定,不可抗力是唯一的法定抗辯事由。
2、合同訂立后可以對抗原債權人的其他一切事由,例如,可撤銷合同、原債權人的違約行為、原債權人的不當履行、原債權人對債務人免責的意思表示等均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抗辯。
3、只要債務人對債權轉讓人有到期債權,此時債務人可以向債權受讓人主張抵消。在兩種情況下可以行使抵銷權:一是債務人的債權先于轉讓的債權到期。二是債務人的債權和轉讓的債權同時到期,債務人也可以向讓與人行使抵銷權。
二、債權轉讓后債權轉讓人對債務人履行不能不承擔擔保責任。
當合同債權全部轉讓的協議生效后,原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再存在,因而債的主體發生變化,由第三人與原債務人形成了新的債權債務關系。原債權人因轉讓協議的生效而完全退出原來債的關系,喪失債權人的地位,對債務人的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原債權人不再享有權利,當然對債務人履行不能也不負擔保責任。在合同司法實踐中,人們往往不易將合同債權的轉讓與第三人代為履行債務從法律和理論上搞清楚,容易將二者混淆,甚至個別人或者組織惡意以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代為履行債務說成是債權的轉讓,從而逃避自己的債務。當然,如果將對瀕臨破產企業的債權轉讓給債權受讓人后,債權轉讓人可以對債務人的履行不能不向債權受讓人承擔擔保責任。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債權轉讓后債權人應承擔的責任,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緩刑期間發現漏罪能否逮捕
2020-12-31合同履行不能是無效合同嗎
2020-11-16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開庭審理之后還能提交新證據嗎
2021-03-15交通肇事可能受到哪些如何處罰
2021-01-18轉移私有財產屬于非法轉移財產嗎
2020-12-08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贍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3-20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