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立背景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出于加強民生保護目的,加大對一些嚴重損害勞動者利益的行為懲處力度,將部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行為納入了刑法調整范圍。鑒于傳統(tǒng)觀點認為,欠薪僅僅為欠債,是否支付勞動報酬本質上是民事行為,沒有必要將其上升為刑事犯罪,為此,是否應將部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入罪,如何合理界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行為的罪名,使之更具科學性、可行性,使其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成為法學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人士熱議的話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1997年后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刑法修改。拒不支付勞動者報酬等嚴重危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也正式列入《刑法修正案(八)》法條,進一步強化了刑法對民生的保護。為統(tǒng)一司法適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guī)定(五)》。該司法解釋將惡意欠薪的罪名正式確定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二、構成要件
1、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企業(yè)和自然人。企業(yè)系指用人單位,包括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自然人包括用人單位以外的自然人(尤其是《民法通則》所規(guī)定的“兩戶一伙”)。
2、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表現(xiàn)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主觀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這種不作為行為會產生勞動者不能及時實際得到勞動報酬的社會危害后果,卻希望或放任這種后果發(fā)生。
應認定為故意的幾種情況:
(1)明確表示拒不作為的,即明確拒絕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應當然地認定為故意。包括無正當理由拖欠,不論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雖表示應支付,但主動實施作為,為不支付找借口的,應認定故意。如無正當理由轉移財產,造成無支付能力假像的;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或指使發(fā)放勞動者勞動報酬的工作人員逃匿,造成無法支付假像的;法克扣工資或罰款的。
3、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應既有危害行為又有危害結果,且兩者間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
(1)實施了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的行為。
(2)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即企業(yè)的銀行存款足夠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而不作為,導致勞動者沒有按合同或法定應獲得勞動報酬的時限。如實行月工資制的,超過20天仍不發(fā)放工資的,即構成“不支付”。
(3)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
勞動行政部門即各級勞動監(jiān)察大隊已向用人單位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已向用人單位送達《勞動爭議仲裁決定書》,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勞動仲裁不論是否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程序均構成;各級法院已向用人單位送達《民事判決書》,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判決書已生效或雖因勞動者提起上訴而沒生效但用人單位沒有提起上訴的;各級信訪機關已向用人單位送達批轉文件,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
4、客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勞動者的財產權,又妨礙了正常的勞動用工關系,侵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三、法律后果
《刑法修正案(八)》第41條規(guī)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shù)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以往的贍養(yǎng)費能要嗎
2020-12-06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未成年精神病人監(jiān)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辭職在下個月發(fā)工資合法嗎
2021-01-24沒有法律、法規(guī)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企業(yè)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農村拆遷補償獲益人怎么認定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