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有: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主張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當先履行債務,且其債務已屆清償期。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方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xiàn)實危險。
一、什么是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民法中抗辯權的一種。
根據我國的規(guī)定,是指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互負,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后履行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下,可暫時中止履行的權利。規(guī)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如下:
(一)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
(二)主張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當先履行債務,且其債務已屆清償期。如果履行期未屆至,先履行方只能暫時停止履行的準備,無從停止履行。不-安抗辯權適用的雙務合同屬于異時履行。是指雙方履行存在的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
(三)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方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xiàn)實危險。它包括三個要素:
1、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①財產顯形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②喪失商業(yè)信譽;③提供勞務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④給付特定物的債務中,該特定物喪失。
2、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發(fā)生于合同成立之后。3、先履行方對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先履行方主張不-安抗辯權,必須有對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能憑自己的主觀猜測。否則,將會因擅自中止而承擔違約責任,從而使自己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二、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合同法規(guī)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yè)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希望以上由律霸網小編整理的不-安抗辯權的法律知識對您解答法律疑惑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監(jiān)視居住手機被監(jiān)聽嗎
2021-01-31婚內協(xié)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保險公司業(yè)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xiàn)
2021-03-18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