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不安抗辯權限制條件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是指雙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成立條件是:
(一)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二)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
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害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所謂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包括:其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謊稱有履行能力的欺詐行為;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
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須發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如果在訂立合同時即已經存在,先給付義務人若明知此情而仍然締約,法律則無必要對其進行特別保護;若不知此情,則可以通過合同無效等制度解決。
(三)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四)先履行義務人必須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相對人無能力履行債務。
(五)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屆滿清償期。
(六)后履行義務未提供擔保。
中止履行是指雙方合同中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在合同尚未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時,因法定事由暫時停止履行自己承擔的合同義務?!逗贤ā返?8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3)喪失商業信譽;(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中止履行的一方應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綜上所述,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大致有七種,當滿足其中一種或者多種時,即可按照《合同法》中的相關條例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權利。以上內容由律霸網為您整理所得,如果您有相關情況或者有相關疑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服務,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久
2021-02-26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2021-03-21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什么是土地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1-02-14拆遷住改非能算門面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