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決策作為現代政府行政行為的首要環節,無論是從政府自身建設還是從社會和諧進步、公民權利保障等角度看,促進行政決策法治化建設都是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行政決策法治化是現代政府建設的需要
我國正處于轉軌變型的特定歷史時期,由于新舊體制的摩擦沖突、社會利益的分化組合、價值取向的多元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各種非理性行政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行政能力,損害了政府權威,影響了政府形象,最終導致了政府公信力不盡人意。有學者在互聯網上就政府公信力問題對網友評論進行了追蹤調查并得出了以下結論:對政府持“信任”態度的約占20%,持“不信任”態度的約占80%。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從政府自身建設看必須從觀念、制度、行為等多方面入手,其中行政決策法治化是一個重要環節。行政決策是政府表現其職能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它不僅是對已有法律和政策的貫徹落實過程,也是針對現實問題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的過程,具有承上啟下的紐帶作用。
行政決策法治化能夠克服行政決策在制定、執行、監控、評估過程中存在的缺陷,有力保障公民對行政決策享有的知情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通過行政決策法治化可以拓寬群眾參與渠道、強化決策責任制、增加決策透明度,最大程度滿足公共政策合法、合理、科學、民主的要求,從而促進公眾對政府行為的認同。另外,服務型政府建設自從在我國提出后就迅速經歷了一段發展的興盛時期,各級地方政府都頻頻行動、新招迭出。可是近兩年來服務型政府建設明顯放慢了步伐,各地措施少了,口號聲也小了,原因就在于缺乏內在動力。一旦外在動力減小,一些基本的操作性措施采取完以后,服務型政府建設就無法往深層次推進。其實,行政決策法治化與服務型政府建設在內在動力和價值追求上是一致的,即都是為了體現多數人意志、保障和實現多數人利益,所以從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關鍵環節──行政決策入手,加快推進行政決策法治化,就能從根本上把服務型政府建設推向深入。
(二)行政決策法治化是社會和諧進步的需要
和諧社會并非是一個沒有矛盾、糾紛和沖突的社會,而是一個矛盾、糾紛和沖突產生后能夠尋求到切實有效的救濟途徑和解決機制的社會。社會和諧的構成因素是多元的,從權力和權利的構成角度看,包括公權力之間的和諧、私權利之間的和諧、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的和諧,這三對組合的和諧構成了現代社會和諧的基礎。作為行政權行使的首要環節,行政決策法治化對促進這三對組合的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從行政權的角度看,公權力之間的和諧主要體現在行政權與立法權、行政權與司法權之間的和諧。行政權相對于立法權來說其主要內容是執行權,在現代民主社會,無論是間接民主還是直接民主,立法以體現多數人意志為根本宗旨是普遍認同和存在的事實,立法后的規范性文件能否得到真正的執行并達到應有的目的,則執法行為的價值取向具有重要意義。
行政決策法治化的根本價值就在于體現多數人的意志,與立法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有利于立法目標的真正實現,從而促進立法權與執法權的和諧。司法權相對于執法權主要是一種監督權,其監督的主要依據是立法產生的規范性文件,體現的仍然是多數人的意志,只要行政決策真正實現法治化,執法權就能與司法權在體現多數人意志的基礎上達到一致,執法與司法就必然會達到和諧。其次,行政權之于私權利之間和諧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對私權利之間利益配置的調整來實現,這正是行政決策的重要內容。行政決策只有最大程度地反映不同私權利主體的利益需要并平衡其利益構成,私權利之間的和諧才會有更加直接的制度保障,這種狀況只有通過行政決策法治化才能實現,因為行政決策法治化過程是一個使行政決策符合多數人的利益需要并使之規范化的過程。
再次,從行政權角度看,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的和諧是通過行政權對私權利的尊重和私權利對行政權的信任來實現的。行政決策法治化要求的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過程就是一個行政權尊重私權利的過程,同時,行政決策法治化的科學性、民主性、規范性必然會有力保障公民利益的實現,從而提高行政決策的權威性,促進私權利對行政權的信任。只有尊重,行政權才會服務于私權利,只有信任,私權利才會服從于行政權,這樣行政權與私權利之間的和諧才能真正實現。
(三)行政決策法治化是公民權利保障的需要
實現和保障公民權利是行政決策法治化的核心價值所在。由權力本位走向權利本位既是現代市場經濟得以發展的基本前提,也是現代民主政治不斷推進的必然結果。正如權利本位的產生不是天然的一樣,權利本位的實現也是一個隨著人類文明進步而不斷追求的辯證發展的過程,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其影響因素的側重面也有所不同。在現代社會的政治構架中,行政權的不斷膨脹幾乎成為不可遏制的必然趨勢,因為在權力體系中,立法權的行使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司法權的行使具有中立性和被動性,這就決定了二者很難有效地規制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
而天生具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行政權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它可以經常的、廣泛的、直接的參與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也正是由于行政權行使的經常性、廣泛性和直接性,決定了其對公民權利保障的至關重要性。作為行政權行使的首要環節,行政決策對保障公民權利作用的發揮只有通過行政決策法治化才能得以有效的實現。首先,行政決策法治化要求公眾參與行政決策過程。行政決策法治化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決策必須反映多數人的意志,反對個人專斷。多數人的意志只有在公眾廣泛參與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行政決策過程中得到足夠的關注,任何個人的知識、閱歷和品性都難以保證多數人意志在行政決策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過程實質是多數人意志的表達和被認可的過程,是防止個人專斷決策的過程,是公民權利得以保障的前提。其次,行政決策法治化要求行政決策過程必須體現程序公正。行政決策過程中程序公正的關鍵是行政信息公開化、行政決定民主化。信息公開可以有力保證公眾作出更加理性、正確的判斷,防止因多數人的無知而造成多數人的武斷;民主決定可以促進多數人意志的確認和規范,防止行政決策法治化流于形式,是公民利益得以保障的關鍵。再次,行政決策法治化強調行政決策的責任追究。孟德斯鳩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千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所以任何法治化的權力都應該是受到監督的權力,行政決策法治化的責任追究制度就是為了監督、防止和糾正行政決策者違反行政決策程序、侵犯公民權利的主要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收廢機動車拆解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辦
2021-02-24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的條件
2020-12-13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2020-12-22離婚證據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2021-01-23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