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糾紛精神損失怎么認定?
(一)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
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誹謗的方式有口頭和文字等兩種方式。其內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損于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其特征可以稱之為無中生有,“無事生非”。只有在行為人所實施的侮辱、誹謗、披露其隱私權等行為影響到社會公眾對受害人的評價時,才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二)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等而使損害后果發生。
(三)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
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四)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
二、侵權形式是什么?
(一)侮辱
侮辱一般是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睹裢ㄒ庖姟返?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一般是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睹穹ㄍ▌t》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在文學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實姓名,或者未寫明原告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有明顯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說內容存在侮辱、誹謗情節,致其名譽受到損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
在當代社會,名譽權對于自然人以及法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名譽權如果受到損害將會使自己的社會地位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國家對于名譽權存在一定的就記得途徑,也就是可以有當事人提出訴訟主張。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名譽權糾紛精神損失費可以要求賠償嗎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名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5隱名股東確認后能否解散公司
2021-01-07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2020最新交通事故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31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商鋪拆遷流程具體都有哪些
2021-03-03征地補償糾紛及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1-01-01拆遷行政訴訟的特征有哪些
2021-02-19大棚拆遷如何評估
2020-12-11沒有土地證的廠房拆遷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7酒店賓館拆遷,哪些補償必須爭取
2021-02-21企業拆遷賠償項目中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