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站發帖子被告名譽權合法嗎?
網站發帖子被告侵犯他人的名譽權只要有合法的證據,這種做法是合法的。
人民法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名譽權受到侵害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判決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以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如果侵權人拒不執行,則:
1、由人民法院在相關報刊上予以公告,所支付費用有侵權人承擔。
2、人民法院給予罰款、拘留等處罰。
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財產部分。
4、給付延遲履行金。
二、名譽權的侵權形式有哪些?
(一)侮辱
侮辱是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在文學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實姓名,或者未寫明原告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有明顯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說內容存在侮辱、誹謗情節,致其名譽受到損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徐良訴上海文化藝術報社等侵害名譽權一案的復函》中認為,被告趙偉昌根據傳聞,撰寫嚴重失實的文章“鎖甲三千元帶來的震蕩”和被告《上海文化藝術報》社未經核實而刊登該文,造成了不良后果,兩被告的行為均已構成侵害徐良的名譽權。
有關機關和組織編印的僅供領導部門內部參閱的刊物、資料等刊登的來信或者文章,當事人以其內容侵害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機關、社會團體、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分發本單位、本系統或者其他一定范圍內的內部刊物和內部資料,所載內容引起名譽權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綜合上面所說的,名譽權是屬于自己個人的權利,同時是不準任何人進行侵犯,對于在網上發貼子而被攻擊這種行為完全是可以利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只要有合法的證據就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因此,對于侵權者就會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侵犯名譽權犯罪在哪起訴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市房管局關于調整我市住房限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2020-11-28動物致人損害的形態可分為哪幾種
2020-11-12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涉外結婚公證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0-11-19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自己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