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的設定
行政強制執行的依據在形式上不存在一部統一完整的法典,它的法律規范廣泛地散見于各種法律規范文件之中。也就是說,我國對行政強制執行行為的規范不是通過一個集中而單一的法規,而是由分散的規范體系來完成,這就導致了對行政強制執行制度規定上的“散、亂、雜、重”,從而影響了立法上的統一性,同時也影響了執法上的模糊性。英、美國家是典型的判例法國家,沒有制定統一的行政執行法,其主要的是一些司法判例,近年來也有一定的制定出現。但所以其立法主要是借助于司法判例以及一些具體法律、法規對行政程序的規定來控制和規范行政強制執行的。而在德國,行政強制執行立法體系中采用了基本法與單一法、聯邦法與各州法相互配合的基本體系。雖然法國是一個典型的大陸法系國家,但其行政強制執行制度也有些類似于英美國家,其行政強制執行立法也主要由行政法院判例確定。但這并沒有影響其對行政強制執行行為的規范與保障。
(二)行政強制執行權的分配模式
我國的行政強制執行權主要是歸法院行使,但在特殊情況下,又法律授權的行政機關執行。但在英美國家行政強制執行權主要歸于司法機關。我國從形式上看,凡法律授權行政機關的,由行政機關執行,法律沒有授權的,全部由法院執行。而在英美國家一般視行政強制執行權為司法所固有,其分配模式是以法院執行為主,以行政機關執行為輔的行政強制執行權分配模式。所以在分配模式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三)行政強制執行的法律救濟
我國的行政救濟一般是事后救濟,且是一種法律上的救濟。是對行政行為造成權利缺損加以彌補的制度,因而主要是事后進行的,如通過訴訟、復議等途徑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獲得到補償等。法院對被訴的行政強制執行行為應進行實體上和程序上的審查。法院審查后強制執行的,執行后果應由法院負責,相對人對法院作出的執行裁定或追究刑事責任的判決可以上訴,對法院采取的強制執行措施可以申請復議,對法院違法采取執行措施造成損害的,受害相對人有權依法請求國家賠償。在英、美國家,主要適用普通法院的司法審查獲得救濟。[④]在德國,爭對不同的行為采取不同的救濟方式。如當事人對行政機關的公法上金錢債權執行行為不服,可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對行為、容忍或不行為義務的強制執行,適用對行政處分的救濟;對即時強制不服,適用對行政處分的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江蘇省泰州市的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0監察機關調查過程中,被調查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0-11-29延邊州涉外婚姻拒簽案例分析
2020-12-18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農民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0-12-29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1-02-01拆遷安置房上市交易條件
2021-02-21農村拆遷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2020年公租房拆遷產權置換條例
2020-12-21單位家屬宿舍拆遷是如何補償
2021-01-09買房預算的6點重點考慮范圍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