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管理之債屬于意定之債嗎
無因管理之債屬于法定之債而不是意定之債。
無因管理之債
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的管理或者服務的事實行為,該事實行為所產生的債務稱之為無因管理之債。民法通則第93條: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服務的,管理人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一、法定之債與意定之債
(一)什么是法定之債
法定之債是指債的發生及其內容均由法律予以規定的債。債是特定當事人之間請求為特定的給付的法律關系。按照債的設定及其內容是否允許當事人以自由意思決定,債可以分為法定之債與意定之債。法定之債,是指債的發生及其內容均由法律予以規定的債。意定之債是指債的發生及其內容完全由當事人自由決定。法定之債主要包括侵權行為之債、不當得利之債、無因管理之債及締約過失之債。意定之債主要包括合同之債。
具體而言,侵權行為之債是指行為人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財產權利或人身權利,并造成損失而產生的債;不當得利之債是指沒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據,使他人財產受到損失而使自己獲得利益而產生的債;無因管理之債,是指沒有法定和約定的義務為他人管理事務的行為產生的債。
(二)什么是意定之債
意定之債是指債的發生及其內容完全由當事人依其自由意思加以決定的債。單方允諾屬于意定之債。在單方允諾之債,當事人的意思自由表現為表意人一方的任意,對方當事人因僅享有債權并不負擔債務,故僅有表意人一方的意思自由這種債的關系就可成立。
二、二者區分的意義
法定之債是指債的發生及其內容均由法律加以明確規定的債。
法律承認意定之債的法律效力,是民法私法自治精神的必然要求。由于當事人對于自己的利益最為關心,也最能妥善處理,因而當事人之間作出的真實的意思表示能夠反映當事人的利益要求,除非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自由、不真實,法律自無主動加以干預的必要。
區分意定之債與法定之債的意義在于,前者貫徹意思自治原則,在債的客體、內容及債務不履行的責任等方面均可由當事人約定;而在后者,債的發生及效力均由法律規定。
以上就是法定之債與意定之債,二者區分的意義的具體情況,希望能幫您解決您的問題。對司法實踐中引發的糾紛,如果需要走訴訟程序,建議最好事先咨詢相關的專家律師,以少走彎路,更好地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
無因管理在我們現在,典型的就是“雷-鋒行為”。由此可知,我們做好事的同時也會受到法律的保護,讓我們的善心,更為正義。希望通過以上的閱讀能夠解答你的疑問,還有其他關于民事法律的相關問題,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過失犯罪與共同犯罪
2021-01-27欠房租多久可以終止合同
2021-01-14商號權如何救濟
2021-02-12商標駁回再審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8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申請強制執行是否停止計算利息
2020-12-11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無證駕駛出事故強制保險不應免
2021-01-18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