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物拾得與無因管理的關系是什么樣的
“通常拾得之活動,屬于無因管理,誠實拾得人以為他人管理之意思為之者,構成無因管理,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之意思為之者,構成準無因管理。惟以為無主物拾得人,非無因管理人”。
1、無因管理須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即須“主觀為他人”。“不誠實之拾得人以為自己之意思為之者”,實為惡意占有人,準無因管理并不是無因管理。民法中“準”的技術手段,起源于羅馬法。“‘準’這個字放在羅馬法的某個名詞之前通常含有這樣意思,即如果比較以‘準’作為標志的概念和其原來的概念,兩者之間存在著強烈的表面上的可類比性或相似性。它并沒有表示這兩種概念是相同的,或是屬于同一種類的。相反,它否定了它們之間存在著具有同一性的概念;但是它指出它們之間有充分相似之處,可以把其中的一個歸為另一個的連續”。
2、準無因管理與無因管理,相去甚遠,準無因管理并非無因管理。有學者主張,“遺失物拾得就是無因管理的一種類型”。
3、“遺失物之拾得,原系無因管理之一種,惟法律特予以特殊之規定耳”。
4、這種觀點有失偏頗,沒有注意到對遺失物還存在自主占有(即非無因管理)的情況。筆者認為,在自主占有場合,有的是惡意,例如占有人明知拾得物為遺失物仍意圖私吞;有的是善意,例如占有人誤以為遺失物是無主物,欲先占取得所有權。而對遺失物進行無因管理者,其對遺失物之占有均為他主占有。對遺失物的占有,是有權占有,還是無權占有?通說認為是無權占有。
5、通說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是“一棍子打死”,否定了對遺失物存在有權占有的可能。對遺失物的占有,應區分為兩種:構成無因管理的,為有權占有;不構成無因管理的,為無權占有,形成侵占或處于不法狀態。
關于遺失物
1、遺失物之拾得,乃“發現而占有之行為也。不僅以認識遺失物為已足,且須占有之”。拾得性質上為事實行為,但遺失物之拾得,存在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要件。遺失物拾得的主觀要件,是拾得人對遺失物的發現及占有的意思。
2、發現遺失物是取得占有之前提,與此同時,拾得人還須具備占有之意思。占有的意思在民法理論中被稱為心素,即“指占有人的內心意思。如果沒有占有意思,即使與物件有直接的接觸,例如將手放在一塊木板上而不自覺,并不發生法律上占有的效果”。
3、拾得人發現遺失物,繼而進行占有,此時遺失物即為拾得物。一般而言,拾得人對拾得物性質的認識,貫穿于占有的整個過程。不過,也有學者指出,“拾得人知其物為遺失物抑或以其為無主物,對拾得概念之構成,不生影響”。至于拾得人對于拾得物意圖歸還、還是意圖侵占、還是意圖為取得所有權而先占,均不影響“拾得”的客觀事實的存在。拾得的客觀要件是占有。依法律行為取得占有,是傳來取得;
4、依事實行為取得占有,是原始取得。拾得人對遺失物的占有,是通過事實行為取得的,是原始取得。占有分為有權占有和無權占有。有權占有以本權作為基礎,占有人對占有物不僅有事實支配力,還有法律支配力。無權占有則無本權作為基礎,盡管占有人對占有物有實際支配力,但無法律支配力。因此,占有不僅是事實問題,也是價值判斷問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這方面法律知識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相信大家從上文已經找到有關的答案了吧。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或者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房產轉讓協議的格式
2020-12-11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如何處理
2020-12-11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天津土地房屋轉讓土地出讓手續有哪些內容
2021-03-14買門面無證無手續拆遷有賠償嗎
2021-02-19房屋拆遷,營業房怎么定性
2020-12-15我國法律對于征地拆遷主體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