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管理屬于什么行為
無因管理在法學上的定義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行為。簡言之,就是沒有法律上的原因而為自愿為他人管理事務的行為。它是“事實行為”的一種。
我國《民法通則》僅在第93中條對無因管理作了原則性的規定,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沒有對無因管理作出細化,國內外學者對無因管理的類型在學理上作了不同的分類。如我國臺灣學者鄭*波根據是否具備無因管理的主客觀要件將無因管理分為無因管理和準無因管理(亦稱不真正無因管理)。無因管理完全具備無因管理的主客觀要件,準無因管理只具備無因管理的客觀要件,而不具備無因管理的主觀要件。準無因管理又可分為三種類型:不法管理、誤信管理和幻想管理。我國臺灣學者王*鑒根據管理人沒有法律上的義務,管理人主觀上是為他人或為自己,將無因管理分為真正無因管理和不真正無因管理。真正無因管理中,根據管理人履行義務適法狀態,分為正當的無因管理(或稱適法的無因管理)和不正當的無因管理(或稱不適法的無因管理)。不真正無因管理分為誤信管理和不法管理兩種類型。
不同類型的無因管理產生不同的法律后果。真正無因管理是管理人具有為本人管理意思,無法律義務而為本人管理事務。這種無因管理產生兩方面的法律效果,一是阻卻違法性。使無因管理成為合法行為,以排除對他人事務干涉的侵權性。二是在管理人與本人之間產生法定的債權債務關系。不真正無因管理,是指在管理人明知系他人事務,卻故意當成自己事務或誤信他人的事務為自己的事務或誤信自己的事務為他人的事務而加以管理的情形下,本人主張為無因管理的。不真正無因管理的法律效果為,一是不能阻卻違法性,即不真正無因管理仍屬違法行為;二是往往加重管理人的責任。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對于無因管理來說的話,一般是屬于事實行為的一種,為了避免他人的利益受到損失,然后積極的為他人進行服務,在法律上來說,是沒有任何的義務要求對方這樣做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交通事故檢驗鑒定時限
2020-12-30上海交通隊違章處理排隊多久
2020-11-09擔保法是如何規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仲裁授權委托書格式范本
2021-03-06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