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管理屬于什么行為
無因管理在法學上的定義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行為。簡言之,就是沒有法律上的原因而為自愿為他人管理事務的行為。它是“事實行為”的一種。
我國《民法通則》僅在第93中條對無因管理作了原則性的規定,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沒有對無因管理作出細化,國內外學者對無因管理的類型在學理上作了不同的分類。如我國臺灣學者鄭*波根據是否具備無因管理的主客觀要件將無因管理分為無因管理和準無因管理(亦稱不真正無因管理)。無因管理完全具備無因管理的主客觀要件,準無因管理只具備無因管理的客觀要件,而不具備無因管理的主觀要件。準無因管理又可分為三種類型:不法管理、誤信管理和幻想管理。我國臺灣學者王*鑒根據管理人沒有法律上的義務,管理人主觀上是為他人或為自己,將無因管理分為真正無因管理和不真正無因管理。真正無因管理中,根據管理人履行義務適法狀態,分為正當的無因管理(或稱適法的無因管理)和不正當的無因管理(或稱不適法的無因管理)。不真正無因管理分為誤信管理和不法管理兩種類型。
不同類型的無因管理產生不同的法律后果。真正無因管理是管理人具有為本人管理意思,無法律義務而為本人管理事務。這種無因管理產生兩方面的法律效果,一是阻卻違法性。使無因管理成為合法行為,以排除對他人事務干涉的侵權性。二是在管理人與本人之間產生法定的債權債務關系。不真正無因管理,是指在管理人明知系他人事務,卻故意當成自己事務或誤信他人的事務為自己的事務或誤信自己的事務為他人的事務而加以管理的情形下,本人主張為無因管理的。不真正無因管理的法律效果為,一是不能阻卻違法性,即不真正無因管理仍屬違法行為;二是往往加重管理人的責任。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對于無因管理來說的話,一般是屬于事實行為的一種,為了避免他人的利益受到損失,然后積極的為他人進行服務,在法律上來說,是沒有任何的義務要求對方這樣做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0-12-07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臨街住宅做經營,是按照住改非拆遷嗎
2020-11-20企業拆遷補償標準和方式
2021-02-13洛陽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3寧波農房未過戶遇拆遷怎么辦
2021-03-21拆遷有戶口沒平方能分房子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