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
行政處分的種類有六種,從輕到重依次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二)罰款;(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四)責令停產停業;(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吊銷執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都有警告那警告是屬于行政處罰還是行政處分
兩個警告的區別
行政處分中的警告所依據的是《公務員法》,處罰對象自然就是國家公務人員,對普通老百姓是沒有效力的。
行政處罰中的警告所依據的是《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對象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相關規定的社會人員(公民)。這其中自然也涵蓋了公務員。
對行政機關的口頭警告不服,該怎么辦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途徑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方法。
國家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難免會出現錯誤或偏頗之處,因此,法律賦予了國家公務員申訴控告權。我國《行政復議法》第8條第1款規定:“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出申訴。”《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第81條規定:“國家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人事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原處理機關申請復核,或者向同級人民政府人事部門申訴,其中對行政處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行政監察機關申訴。”《行政監察法》則對申訴和復查程序作了具體規定。該法第37條規定:“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對主管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處分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監察機關提出申訴:監察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30日內作出復查決定;對復查決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查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上一級監察機關申請復核,上一級監察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核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復核決定。”
作為普通公民,我們都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論是行政處分還是行政處罰,國家機關難免會出現偏頗。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梳理的相關法律知識,如果的您的情況更為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合同存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2021-01-31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結婚程序有瑕疵如何處理
2021-03-19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個人房屋抵押貸款還不上該如何
2021-02-25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