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沒有規定還款期限的欠款,訴訟時效如何計算”一問的答復是:按照《民法通則》第88條第2款第(2)項的規定,貸款人可以隨時向借款人要求還款,但應當給予借款人必要的準備時間。在貸款人第一次提出還款要求時,就可以確立借款人還款的期限,該期限屆滿之日,貸款人就能知道其權利是否受到侵害,訴訟時效應從即日起計算。
該答復贊同上述第一種觀點。該觀點的主要理由有:一、根據《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定,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由于沒有約定還款期限,貸款人并不知道權利何時受到侵害,只有貸款人向借款人主張而沒有及時償還之時,才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二、根據《民法通則》第88條第2款第(2)項的規定,“履行期限約定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予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在貸款人第一次提出還款要求并在合理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三、我國法律規定的兩年普通訴訟時效過短,尤其在民間借貸中,從借款之日計算兩年時效,等于限制當事人之間的不定期借貸只能是兩年,顯然不妥。
筆者在研讀之后認為,該觀點頗值得商榷。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于一定期間內不行使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保護其民事權利,就喪失該請求權的法律制度。通說認為,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意義在于:一、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使事實狀態與法律狀態相一致,維護社會民事關系的穩定;二、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加速民事流轉,促進經濟發展;三、便于當事人收集證據,法院認定事實,正確處理民事糾紛。如果按上述第一種觀點,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意義將不復存在。筆者認為,上述第二種觀點,符合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目的,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的發展,保障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雖然沒有約定還款期限,但貸款人可以隨時要求借款人還款,表明貸款成立之時起,借款人就有履行還款義務,而貸款人也知道權利有可能受到侵害,故訴訟時效應從借款次日開始計算。況且,貸款人要保障自己的債權,完全可以在兩年訴訟時效內向借款人催討來中斷訴訟時效或實現債權。而且,根據《民法通則》第138條的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訴訟時效屆滿,其債權并不消滅,只是喪失了向法院起訴的勝訴權,成為一種自然債權。
另外,《民法通則》第88條第2款第(2)項和《合同法》第64條第(4)項規定關于履行期限不明,債權人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的規定,適用于一般合同之債。例如,在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或勞動合同等合同關系中,經結算而確定了欠款卻沒有約定支付時間的,在司法實踐中普遍認為從結算次日起計算訴訟時效。如果按照第一種觀點的理解,也從債權人第一次主張欠款后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則勢必與相關法律規定相沖突,而且也不符合交易習慣。可見,作為借貸之債,就訴訟時效起算而言也不應有例外。不能過分強調保護債權人的利益,而偏離法律的基本原則。即使在民間借貸中,人們存在著“有債必還”、“父債子還”等沒有期限之債的世俗觀念,我們也應該通過法律的正確指引而使他們步入法制經濟社會。綜上所述,約定有還款期限的欠款應當自期限屆滿時起算訴訟時效,未約定還款期限的欠款應當自借款成立時起算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可以報警嗎
2021-01-14車禍誤工證明怎么開
2021-01-14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哪些出軌證據能被法院采納
2020-12-29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工業用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