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人身權種類
包括: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公民的名譽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社會評價享有的不受他人侵犯的權利。名譽,俗稱名聲,是社會對某公民的品德、才能、思想、作風等的綜合評價。一個人的名譽直接關系著公民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尊嚴。一個人的名譽是十分珍貴的,它不僅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賴,也是自己從事民事活動的有利條件。公民依法享有名譽權,公民為維護自己的名譽權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公民必須明確名譽權利的權利內容:①公民有維護自己名譽尊嚴的權利。名譽既然是社會對于一個公民的各方面的綜合評價,這種綜合評價是公民長期以來生活作風、品德、才能和素養的客觀反映,因此對于該具有客觀性的評價,公民有保持這種評價的完整性、客觀性的權利。②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訴訟是維護自己權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譽權權利內容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公民應掌握認定侵害名譽權行為的依據:侵害名譽權,主要表現為侮辱和誹謗兩種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頭、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損害他人的人格尊嚴。侮辱行為的構成須具備以下要件:①在主觀上侵權人是故意的,也就是有意識地要損害他人名譽、人格。如果是無意中說了有損于他人名譽、人格的話,并非故意侮辱的,不構成侮辱行為。②在客觀上侵權人實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辭或行為。③侮辱行為必須具有公然性,即有第三人或更多的人在場或者用能夠使眾多的人看到或聽到的方式進行侮辱。④侮辱行為須具有針對性,即侮辱行為是針對特定的人實行的。如果在公共場所無目標的謾罵,無針對性,不構成侮辱行為。而誹謗是指無中生有,捏造事實,破壞他人名譽、人格的行為。誹謗行為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條件:①誹謗人在主觀上必須具有過錯,它包括故意和過失這兩種心態。②在客觀上侵權人實施了足以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行為,它包括以捏造。夸大和歪曲事實的行為來降低對該公民的社會評價。③誹謗行為具有公然性和針對性。
三、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可以要求侵權人終止侵權行為:公開賠禮道歉,公開消除侵權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恢復名譽,也可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如果侵權人對公民的請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移送的行政協議案件還可以再移送嗎
2020-12-22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商標侵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公司搬遷怎么給補償金
2020-12-09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惡意拖欠貨款違法嗎
2020-12-17重婚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如何舉證,離婚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18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