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程序錯誤怎么辦
1、告知的時間次序顛倒,即先處罰后告知
我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先處罰后告知是違法的行政行為,其導致的直接結果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對這一錯誤,只要當事人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一般都應認定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告知義務,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能成立,屬于無效的行政行為,行政相對人可以不執行,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執行,法院應不予受理或裁定不予執行。
2、告知的內容不完整,包括告知的事項不明和告知的權利不充分
告知事項不明,主要指行政機關在履行告知程序時,沒有告知將據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法律依據,或沒有告知將作出行政處罰的具體種類和幅度。告知的權利不充分,主要指行政機關在履行告知程序時,沒有依法告知當事人享有的陳述和申辯的權利,或雖然告知了但卻沒有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沒有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復核。
對上述錯誤,小編認為,應予以區別對待。如果行政機關因在告知程序中未能如實告知其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嚴重影響到當事人救濟權利的實現,則應視為行政機關沒有履行告知義務,依照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而對于行政機關在告知程序中雖然內容有欠缺,但總體上并未影響到當事人救濟權利的實現,則可認定為行政瑕疵,如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沒有其他程序問題,應維持其行政處罰決定。
3、告知的形式不合法
由于行政處罰法沒有規定告知程序應當采用的形式,實踐中有的采用口頭告知,有的采用筆錄,有的采用格式化的告知通知書等。形式不一導致在執法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如有的執法人員要求當事人在空白的筆錄上簽字,然后才告訴他對其處罰的有關事項。
小編認為,為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有必要對告知程序應有的形式進行嚴格的規定。如制作規范化的行政處罰告知書,在告知當事人的同時也送達給當事人,就可避免一些不合法行為的發生。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通常情況下,如果他們在執法的過程中程序是錯誤的,這個時候應該及時的進行改正,通常情況下,如果事先進行處罰再進行告知的話,這個時候已經侵害了當事人的權利。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扣工資最多不能超過多少
2020-11-13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結案后法官不解凍怎么辦
2021-03-08訂婚當天互換禮物屬于彩禮嗎
2020-11-13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同居子女撫養協議樣本
2021-03-17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