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多教材舉例應用或一些研究者觀點一致認為外購材料計劃成本核算的流程如下:
①采購時,按實際成本借記“材料采購”科目: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貸:銀行存款
②入庫時,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科目,按計劃成本貸記“材料采購”科目: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計劃成本)
③結轉差異時,若是超支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若是節約差異,則做相反分錄。
其實上述會計處理,初學會計的學員很難一下子看明白,其實上述處理對“材料采購”科目的應用并不妥當。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材料采購”科目,借方核算實際成本,貸方核算計劃成本,還要在不同的方向核算差異額,這樣科目缺乏一致性,對初學者很難接受。
二是②、③分步驟做,需要轉一個大彎,先按計劃成本入庫,然后去比較“材料采購”借方的實際成本和貸方的計劃成本孰大孰小,形成超支差異或節約差異,再進行結轉,一不小心就寫反了。可見,這樣做不僅麻煩,還容易出錯。
因此我認為,采購時,①②③合到一塊做,即入庫并形成差異,借記“原材料”(計劃成本),貸記“材料采購”(實際成本),借貸平衡差額記入“材料成本差異”,借方記超支差異,貸方記節約差異。這樣處理,“材料采購”只核算實際成本,入庫并結轉差異一步完成,操作簡單,容易理解,舉個例子幫助大家來理解一下。
例:甲公司購入A材料一批,專用發票上記載的貨款為30000元,增值稅稅額5100元,發票賬單已收到,計劃成本為32000元,已驗收入庫,全部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會計處理為:
①采購時:
借:材料采購3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0
貸:銀行存款35100
②入庫并形成差異:
借:原材料32000
貸:材料采購30000
材料成本差異2000.
若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就會形成超支差異,這種情況下材料成本差異就要跑到這個會計分錄的借方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醫院突發心梗死了怎么賠償
2020-11-23擅自開征稅收怎么處理
2021-02-07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老公現在坐牢了我和他已經分居兩年想起訴離婚法院會準嗎
2021-01-21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