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調查員回避的情形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家事調查員回避的情形包括是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近親屬的、與糾紛有利害關系的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的意見(試行)》
20.家事調查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1)是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近親屬的;
(2)與糾紛有利害關系的;
(3)與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調查的。
家事調查員有上述情形的,應當自行回避,但是雙方當事人同意由該調查員調查的除外。
家事調查員的回避由人民法院決定。
當事人如何申請回避呢
首先,當事人不能隨意要求審判人員回避,只能在出現了民事訴訟法第40條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而且審判人員又沒有自行回避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出回避申請。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有三種:
第一,參加本案審理的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回避。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只能以當事人的資格參加訴訟,不能同時又以審判人員的資格參加對案件的審判。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的近親屬,有可能為照顧親屬的利益,影響案件的公證審理。因此須回避。
第二,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應當回避。這種情況對案件的審判涉及他個人的利益,不允許其參加對案件的審判。
第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時,應當回避。其他關系是指除上述關系外的社會關系,如師生、同學、朋友等關系。
審判人員與本案當事人存在這些關系,有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不應該參加對案件的審判。
其次,當事人如果認為審判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有上述法律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申請,請求更換審判人員,申請可以用口頭或書面方式提出,申請中必須根據法律規定,說明要求他們回避的理由,法律規定當事人在案件開始審理之后,法庭辯論終結之前,發現可以申請回避的事實和理由,仍然可以提出回避申請。但是,如果當事人在案件開始審理時,已經知道審判人員及其他人員應行回避的事實和理由,只是在法庭辯論結束之后,認為自己可能要敗訴,才提出回避申請,其申請有可能不被給予接受。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家事調查員回避的情形包括是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近親屬的、與糾紛有利害關系的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倒閉土地證沒辦怎么辦
2021-03-25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國有資產房屋允許對外出租嗎
2020-12-04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定
2021-01-02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最新拆遷補償方式還有置換嗎
2021-01-06集體土地上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案如何制定
2021-02-27不看不知道,2019年農村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出新規了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