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與借貸合同有哪些區別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關于借貸合同與借款合同區別如下:
1、兩者的主體要求不同。借款合同的貸款方只能是國家專業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和信用合作社,借款方只能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而借貸合同中的出借方和借用方,都可以是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公民個人等。
2、兩者的標的物范圍不同。借款合同的標的物比較單一,只能是貨幣;而借貸合同的標的物則包括貨幣和其他“種類物”。
借貸合同,是指出借人把一定數量的貨幣或種類物交付給借用人,借用人按照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將同等數量的貨幣或茼等數量質量的種類物歸還給出借人的協議。借用人一般要向出借人支付利息。按借貸標的不同,可分為貨幣借貸合同和實物借貸合同。按借貸合同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公民與公民之間的借貸合同;集體經濟組織與公民之間的借貸合同;國家銀行等金融組織與法人、公民之間的借貸合同。
特征
①屬于要物合同(實踐合同)。除當事人協議外,在出借人把貨幣或實物交付借用人時,合同才能成立,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才能發生。但《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規定,企、事業單位的借款合同根據國家批準的借貸計劃和有關規定簽訂,合同自簽訂時起成立。
②屬于單務合同,借貸合同成立后,只有借用人單方面承擔償還的義務。出借人則享有收回原本或收取本息的權利,而不負對待給付的義務。但對于有償的借貸,如標的物有瑕疵,出借人應另換無瑕疵的物,借用人并得請求賠償因此所受的損失。一般認為,出借人對故意隱瞞實物的瑕疵所發生的損害,負賠償責任。
③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借貸合同的目的,在以貨幣或實物供對方消費或處分,使借用人通過借用合同而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因此,出借人必須是有權處分標的物的人。標的物亦限于貨幣和其他代替物,其風險亦由借用人承擔。因此它與借用合同以及租賃合同以特定物為標的,且不移轉所有權不同。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向銀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機構簽訂借款的時候才會簽借款合同,如果自己和其他自然人簽訂的借款的話那么就是借貸合同,當然也可以直接簽借條或者是欠條,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