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限制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物權施加的限制,其屬于對物權的公法限制范疇,目的是為維護和促進公共利益。但是,行政機關依法對物權限制有諸多表現形式,本文對行政限制作進一步界定。
第一,行政限制是行政機關通過行政行為對物權施加的約束,并非通過事實行為對物權行使的約束。行政機關的行政活動可以分為行政行為和事實行為。行政機關的事實行為也會造成對物權行使的限制,比如對企業過度的行政檢查合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但鑒于事實行為不屬行政法規制的行政行為,而大量對物權施加的限制恰恰來自于行政行為而非事實行為,故本文所探討的行政限制限于行政行為的限制。
第二,行政限制是行政機關直接對物權行使施加的約束,并非由相對人通過申請來施加或解除這種限制。一般而言,行政機關約束物權的行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限制,比如下達行政命令要求房屋所有人不得改建房屋以實現文物保護;另一種是間接限制,比如要求房屋所有人改建房屋必須獲得文物保護部門的改建許可,以確保改建不傷害文物。行政限制專指直接限制,不包括間接限制,因為間接限制已為行政許可等其他行為所覆蓋。
第三,行政限制并非對相對人的懲罰,不具有懲罰性。對物權行政限制不以物權人違法并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為前提,只是行政機關為了維護和促進公共利益對物權施加的限制,因此不具有懲罰性。具有懲罰性的行政處罰行為不該列人行政限制之內。
第四,行政限制對被限制人具有不利性,其使得被限制人基于物權的行為自由受到限縮。因此,行政確認(行政登記)不屬于行政限制,因為行政確認沒有給相對人造成不利效果,只是確認其已經存在的權利。
第五,行政限制并未造成權利移轉,這是行政限制與行政征收區分的關鍵。對物權的行政限制,并不影響被限制人的權利歸屬,物權沒有消失,仍牢牢地保留在物權人手中,對物權行政限制僅僅是對其權利行使的約束,而行政征收則導致了被征收物所有權的轉移。
第六,行政限制的目的是直接維護和促進公共利益,其所關注的是物權行使對于公共利益的影響以及兩者之間的平衡。因此,以界定平等民事主體之間權屬糾紛為主的行政裁決盡管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于公共秩序的維護和促進,但其主要解決的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權利平衡,故也不屬于本文所稱的行政限制范疇。
可見,行政限制在行政行為體系中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類型,其有別于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確認、行政裁決等。到此,我們可以對行政限制定義如下:行政限制是指行政機關為實現公共利益作出的、以直接約束物權行使自由為內容的、非懲罰性的不利行政行為。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汽車尾號限行、針對經營者定價自主權的限價令、針對土地使用權的土地用途限制等均屬于行政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是否要購買強制保險
2021-02-08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拆遷令下達后的訴訟期是多久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