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公司
項目公司是發起認為建設、經營某特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設立的公司或合營企業。在法律上,項目公司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項目公司一般是特許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根據協議取得特許權,并在特許期間內全權負責項目的投資、設計、建設、采購、運營和維護,項目發起人是項目公司的投資者,籌措貸款,而項目公司以自己的名義向貸款人貸款。所以,項目公司、項目發起人、貸款人三者之間是基于資金借貸而形成的平等主體間的經濟法律關系。而政府與項目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的特殊性就在于二者是以特許協議這一法律文件為基礎,從而使項目公司成為具有東道國國籍的法人實體,是東道國的外資企業,處在東道國政府的法律管轄之下。項目公司與項目建筑承包商,設備、原料供應商、保險公司等主體之間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與另一個法律實體的正常業務聯系法律關系。此外,項目公司與產品購買或服務接受人之間是以產品或服務的售價為紐帶聯系起來的當事人,項目產品的購買或服務接受人多為東道國自然人或法人,二者之間的關系受東道國法律調整。
2、政府
在BOT投資方式中,政府不僅是管理者,也是特許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政府對批準采用BOT投資方式的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或評標,簽訂特許協議,授予項目公司特許權。但應注意的是,由于政府各部門職權不同,作為BOT投資項目的管理者和特許協議當事人的政府部門可以有所區別。還須指出的是,在特許協議由政府與項目公司簽訂的情況下,作為項目投資者之一的項目發起人與政府之間的法律關系主要發生在項目確定后至項目公司成立之前。項目公司成立后,發起人通過項目公司與政府發生關系。
3、其他當事人
除以上項目公司、政府主要的兩方當事人外,BOT投資方式還包括項目發起人、項目貸款人、項目工程建設承包商、原材料供應商、保險公司等其他參與人。其中項目公司與項目貸款人達成的是工程承建合同;項目公司與產品購買者之間簽訂的是產品購買協議;與保險公司簽訂的是保險合同等。由于這些合同的當事人均處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合同業務縱向管理的內容,各自是相對獨立的,因此,簽訂的這些合同在本質上與一般的經濟合同并無二致,相應的項目公司與項目貸款人,項目工程建設承包商、供應商、產品購買人等之間的法律關系也就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合同關系,應適用我國的經濟合同法律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代理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05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債務人能否以法院對夫妻債務的處理結果對抗債權人
2020-12-28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小產權房的物權轉移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2021-02-13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