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第十八規定,設定行政許-可,應當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1、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
要明確規定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主要基于以下考慮:首先,在現實生活中,行政主體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以及考慮到行政許-可相對人行為自由限制的特殊性,有必要在設定行政許-可時,對其實施主體加以明確;其次,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行政許-可主體過多過濫的問題,要消除此種現象,必須首先堵塞源頭,限定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第三,現實生活中,由于各行政機關紛紛設定、實施行政許-可,本來可以由一個部門辦理的許-可事項,往往被人為的分割為多個行政主體分別辦理,相對人為獲得許-可,不得不耗費大量精力、物力,“公章履行”是對這種狀況的真實反映。為杜絕此類現象,簡化行政許-可環節,有必要明確規定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真正實現許-可法規定的便民原則。
2、行政許-可的條件。
行政許-可的條件是對相對人獲得許-可,從事法律禁止的活動所應達到的標準和要求的規定。行政許-可的條件包括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許-可規定的條件也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申請許-可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被申請的機關必須是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有權頒發行政許-可的機關;(2)申請人須在法定許-可范圍內提出許-可申請;(3)申請人須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4)申請人必須具備和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即提供行政許-可機關要求的有關材料或證明;(5)其他條件。
3、行政許-可的程序。
隨著程序正義觀念在我國的提出和被重視,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內涵中又多了一條,即依照法定程序作出管理行為。設定行政許-可的機關掌握著許-可的資源分配權,一旦分配不當,將直接影響到相對人權力的行使。對于這樣一種十分重要的權力,法律更應當對其行使程序作出詳細的規定,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請人的陳述權、申辯權、舉證、質證、認證權的行使,保障相對人行為自由權的充分實現。
4、行政許-可的期限。
期限是指行為主體作出特定行為所經歷的時間過程。行政行為本身是一個執法過程,必然涉及到期限的應用,因此,行政程序法中一般要包括期限這一內容。對于行政許-可而言,強調行為作出期限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日期的填寫方法
2021-02-23股票收益權能否質押
2021-03-04自媒體配圖侵權怎么處理
2021-03-04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4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