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合同也是有訴訟時效限制的,那么一般保證合同訴訟時效中斷了怎么辦呢?一般保證合同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又該怎么計算呢?針對這些問題,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解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該條款前半部分頗讓人困惑,依照《擔保法解釋》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一般保證合同訴訟時效始于主債務訴訟或仲裁裁判生效之日,此時主債務訴訟時效已歸于消滅,二者不存在并行或交叉的期間,怎能同時中斷?因此該條款無法適用。筆者認為,造成該條款難以理解的原因,在于對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擔保法解釋》的規定從字面上存在自相矛盾之處,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只有在澄清有關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概念的基礎上,才能對《擔保法解釋》第三十六條作出符合立法原意的理解。
一、對“保證合同訴訟時效”概念的理解
《擔保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可見《擔保法》已經設計了保證期間中斷規則保護債權人的請求權,如果將《擔保法解釋》第三十四條以訴訟時效理解為《民法通則》所規定的普通訴訟時效,造成的后果是:首先,約定的或者法定的保證期間從此不再具有任何意義,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限可能延長了。其次,中斷前后被消滅的權利的性質不同了。中斷后重新起算的保證期間仍然應當是債權人請求權或者保證人代償責任消滅的期間,其性質上屬于實體權利消滅期間。如果用訴訟時效取代保證期間,訴訟時效屆滿后債權人并不消滅債權人對保證人的實體權利,而只消滅勝訴權。從立法原意上講,法律之所以規定特殊的保證期間制度,就是考慮到保證債務是單務的和無償的,不應該讓保證人處于過于不利的地位,而通過保證期間限定其不利的程度。將中斷后的保證期間替代為訴訟時效,無疑將保證人推上了與一般債務人同樣的地位,忘記了保證期間的特殊使命。因此,筆者認為,將《擔保法解釋》中的“保證合同訴訟時效”理解為“保證期間”,更為符合《擔保法》立法原意。
二、保證期間是一項獨立的權利期間
關于保證期間是訴訟時效還是除斥期間,學界偏向于“除斥期間說”,理由是《擔保法解釋》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后果。”筆者認為,保證期間既非訴訟時效,亦非除斥期間,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權利行使期間或者責任免除期間,即其自身可以成為一種獨立的期間類型。
三、對《擔保法解釋》第三十六條的理解
基于上述觀點,筆者認為,對《擔保法解釋》第三十六條應作如下理解,更為符合立法原意。即:①在一般保證情況下,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且必須是因為提起訴訟或仲裁而中斷,此時保證期間中斷,于判決或裁決生效之日,保證期間——即所謂保證合同訴訟時效重新計算;②在連帶保證情況下,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不導致保證期間中斷,唯有發生《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情形,即債權人向保證人請求其履行保證責任或向保證人提出訴訟(仲裁),或保證人同意履行保證義務之時,保證期間——即所謂保證合同訴訟時效中斷。《擔保法解釋》對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的保證期間中斷作出不同的規定,目的在于課以連帶保證人更為嚴格的保證責任,以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
保證合同的表現形式及無效情形
保證合同的保證期間及保證合同債務的發生
保證合同債務的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檢察院可以對看守所提出糾正意見的情形
2021-02-27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