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不屬于盜竊罪
對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為的、因受災生活困難偶爾偷竊財物的、或者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分贓甚微的,可不作盜竊罪處理,必要時,可由主管機關予以適當處罰。把偷竊自己家屬或近親屬財物的行為與社會上的盜竊犯罪行為加以區別。《解釋》規定,對此類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根據《解釋》的規定,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輕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為犯罪處。
1、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贓、退賠的。
3、主動投案的。
4、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者獲贓較少的。
5、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親屬盜竊怎么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竊自己家里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在社會上作案有所區別。”如何理解“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要從盜竊數額、盜竊次數、主觀惡性以及親屬的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判斷。其中,家庭成員或親屬的態度是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應當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家庭成員及親屬間盜竊雖然達到了普通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的規定標準,但沒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一般可不作為犯罪處理。“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必須是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同時又具有其他嚴重情節,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憤慨,要求追究刑事責任的。
如多次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經教育不改,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不安的;盜竊無生活來源的親屬財產,造成其生活困難,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盜竊數額特別巨大,揮霍浪費,無法追回,給家庭成員和親屬造成重大損失的;盜竊主觀惡性深,多次在社會上盜竊,因種種原因限制而盜竊數額不大,而又轉為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的;因盜竊造成家庭成員和親屬關系劣變和其他嚴重后果的等等。
綜合上面的介紹,在現實生活中,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時不構成盜竊罪。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哪些行為不屬于盜竊罪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請解除贍養協議可否認定無效
2021-02-08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拆遷房屋賠償協議訴訟期是幾年
2021-02-07單位職工住房拆遷補償給誰
2021-01-16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