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借款合同來講,其履行地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地點。日后要是產生糾紛的話,那么需要先確定了履行地,才能知道哪些法院是由管轄權的。那要是借款合同履行地不明應如何確定案件管轄?律霸小編為您做具體介紹。
《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三款規(guī)定:“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strong>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1993年11月17日法復10號發(fā)布)答復如下:合同履行地是指當事人履 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標的物為貨幣。貸款方與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義務,貸款方與借款方所在 地都是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貸款方應將借款劃出,從而履行了貸款方所應承擔的義務。
而新頒布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這一變化對理解民訴法司法解釋第十八條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厘清“接收貨幣一方”究竟是借方(債務人),還是貸方(債權人)這一關鍵問題。
因此,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而筆者認為“接收貨幣一方”應該是貸方(債權人)。從“接受”到“接收”這一文本層面的細微變化表明,借貸關系中的合同履行地已由借方(債務人)轉化為貸方(債權人)所在地。這里的“接收”應該強調的是“收回”,而不是“收受”。
綜上,隨著民訴司法解釋的頒行,借貸案件中的合同履行地已發(fā)生變化。該解釋第十八條中“接收貨幣一方”應該是貸方(債權人),而非借方(債務人),根據(jù)新法優(yōu)于舊法、普通法優(yōu)于特別法的原則,今后應以該司法解釋為準。
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要是雙方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約定不明的話,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因此貸款方所在地就為借款合同的履行地。此時該地的法院就能對相關糾紛案件行使管轄權。律霸為您帶來本篇文章,希望能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最新借款擔保合同范本
不受法律保護的借款合同有哪些
如何避免借款合同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合同怎么審查
2021-02-25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什么是現(xiàn)房,購房者買現(xiàn)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2訴訟離婚敗訴可以再去協(xié)議離婚嗎
2020-11-14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如何分立一個全資子公司
2021-03-02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診斷證明是與傷殘鑒定嗎
2021-01-24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fā)嗎
2021-02-15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