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這樣的問題,應從我國《合同法》立法的目的、原理上開始。債權轉讓的性質,立法者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有三種學說:
(一)不要因的準物權合同說。學說以德國法為代表,以物權行為為理論基礎。主張債權轉讓與作為其基礎的被轉讓合同是相分離的,是不要因的合同。
(二)要因的買賣合同說。學說以法國法為代表。認為債權轉讓合同是一種要因的買賣合同。
(三)合同說。學說以英美法為代表,在英美法系,“轉讓”一詞一般僅用于財物權利的轉移,以區別于對特定財物的轉移。主張合同讓與是一種合同。讓與權利合同必須具備一定條件才有效。
通過我國法學家們細致的甄別、探討,我國《合同法》采用了債權轉讓關系是一種合同關系。將合同權利作為轉讓的標的來看待。轉讓合同就意味著權利人對其權利實施了處分行為。
為此,債權作為合同的標的,其本身的無體、實存的特征與其他標的不同,是值得重視的。根據古老的拉丁法諺“任何人不得轉讓自己并不擁有的權利”,決定了此種轉讓的債權必須是真實存在的權利,而且是合法的。一個真實存在但不合法的債權對于債權人及受讓人、債務人都不具有法律上的意義。故合法性是其當然之意。這就是不確定債權轉讓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真實、合法。
就標的的不確定我們也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加以區分,一種是轉讓時不明確的,一種是自始至終無法明確的。
自始至終無法明確的債權因債權作為合同轉讓標的是必須明確的,無法確定即意味著標的不明確,合同主要且必備的條款不具備而不能成立。
轉讓時不明確的債權,必須是通過一定方式可以確定的。即是將不明確的債權通過通常之外的特定方式和程序,常用訴訟程序來確定。換言,即是將不確定的債權轉換為確定的債權來處理。這就是不確定債權轉讓還應遵循的原則,不確定通過一定的方式是可以確定的。因此,由于這種轉化,不確定的債權確定以后還應遵循債權轉讓所應遵循的一般的程式,這是還應遵循的原則。此時,原債權人與受讓人之間的轉讓效力是待定的,其通知債務人的行為的效力取決于轉讓行為的效力。相當于一種有生效條件的行為。為更好的理解將其分類說明。
不明確的債權實際上可以分為兩類情況。一類情況是,債權人轉讓時債權標的的內容、數量、質量等等就是不明確的,即只有債權本身的存在是明確的,但具體內容全部或部分是不明確的。這種不確定性往往是來源于債權產生時雙方約定的不明確性。在商業活動中,因為交易習慣的問題,有時候合同雙方對標的的內容約定往往并不是特別確定,而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一步步令其具體化的。如收購水果、蔬菜等的合同,往往是一個長期的合同,而價格、質量等往往是隨著季節的不同而不同的,往往雙方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再做協商。由類似合同而產生的債權,往往本身就具備一定的不確定性。當然還有一種不明確是由于合同一方的疏忽或沒有經驗而造成的。此類債權一經轉讓,這種不明確的弊端就很容易凸現出來。受讓人的主張往往會遭到債務人的抗辯,雙方由此而產生糾紛。而債權的內容確定,離不開債權人的參與。債權人既然將債權轉讓給受讓人,那么為了受讓人的利益,債權人必須履行一定的義務。因此,受讓人可以要求債權人提供一定的證據來證明債權的內容。法官在處理案件的過程中,除了雙方的證據之外,還應當要綜合考慮時間、地理情況等相關因素來對債權作出確定。
另外一類情況是,雙方合同中有明確的約定,債權本身實質上是明確的,因為交易關系的復雜,雙方互負債務、結算方式等原因,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債務人所認可的數量同被轉讓的債權存在差異。而此時債務人往往是通過合法行使抗辯權、抵銷權來獲得制成的。對于這類情況,只需要通過一個確定的過程就可以是債權明確化。通過雙方所提交的證據,可以確定出實際的債權的狀態。而確定往往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一種是,債務人的抗辯不成立,所提交的證據不能支持其主張,實際能夠確定的債權是大于或等于所轉讓的債權數額,那么這種情況下,債權轉讓完全是有效的,債務人向受讓人履行債務。第二種情況時,債務人行使抗辯權之后,通過證據所能確定的債權小于所轉讓的債權的數額。在這種情況下,債權轉讓部分有效,即僅對最終所確認數額部分有效,債務人僅對所確定的債權數額承擔償還義務。第三種情況是,通過雙方的質證之后,債權是負數或零,即實際上已經沒有債權的存在。根據一個古老的拉丁法諺,任何人都不能轉讓自己并不擁有的權利,這種轉讓對債務人、受讓人、原債權人均是當然無效的,債務人無需對此做出任何償付。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交易的頻繁,債的關系在民商事關系中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而債權讓與制度作為一種很重要的制度,對于促進交易、加快債的流轉、促進經濟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合同法雖然也對此作出了相關的規定,但是尚不完美。在法律規定不是十分完善的情況下,需要當事人在交易過程中努力做到誠信及謹慎,也需要法官提高自己的素養,在案件的審理中做出最恰當的判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延期責任如何界定
2020-12-22官司打輸了再上訴還交律師費嗎
2021-03-15連帶責任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如何計算
2021-01-06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公司拆遷補償費要交多少稅
2021-01-03拆遷補償時,產權置換和貨幣補償選擇哪種更好
2020-11-21以拆除違章建筑來拆遷怎么辦
2020-12-09拆遷戶口在男方家能享受賠償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