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現醫療事故怎么處理?
1、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
當事人自愿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賠償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且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2、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
已經確定為醫療事故,并且當事人與醫療機構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調解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應當遵循當事人自愿原則,賠償數額應當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計算。
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發生醫療事故后,當事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不經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法院的判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醫療事故的處理流程有哪些?
1、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一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
2、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十五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四十八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3、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區、縣或醫科大學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4、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爭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政處罰是怎樣的
2021-03-19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土地承包合同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墳地算宅基地嗎,遇拆遷怎么結算
2021-02-07國家有什么規定,房屋拆遷公攤是多少
2021-01-09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房產證呢
2020-11-19協議拆遷是不是政府征收行為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