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平陽縣律師 江安縣律師 羅莊區律師 南溪區律師 耒陽市律師 安吉縣律師 貞豐縣律師 平南縣律師
在醫患矛盾越來越重的今天,因為醫療損害而對患者進行賠償的事件常常發生,但有些患者在醫院沒有賠償責任的情況下,依然要求醫院進行賠償,侵害了醫院的合法權益。那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律霸小編為您整理了以下文章,希望對您有幫助。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實踐中患者一方不配合診療的行為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比較常見,是患者囿于其醫療知識水平的局限而對醫療機構采取的診療措施難以建立正確的理解,從而導致其不遵醫囑、錯誤用藥等與診療措施不相配合的現象。對于因患者上述行為導致損害后果的發生,并不能當然視為患者一方的“不配合”具有主觀過錯,從而醫療機構可以免除責任。判斷患者一方是否存在過錯的前提,是醫務人員是否向患者一方履行了合理的說明告知義務。醫務人員是否盡到了上述說明告知義務,是否使患者一方對于醫療機構采取的診療措施及其風險和后果具有合理的認識,這是判斷患者一方客觀上不配合診療的行為是否具有主觀過錯的關鍵。關于說明告知義務,本法第五十五條已經作了規定。在判斷是否履行說明告知義務,以及該義務的履行是否合理適當時,還要考慮醫療行業的特殊性,結合個案進行分析。第二類是患者一方主觀上具有過錯,該過錯又可分為故意和過失。故意的情形一般比較少見,患者就醫就是為了治療疾病、康復身體,而非追求身體損害的結果。但現實情況是復雜的,也不能完全排除患者主觀追求損害結果的可能。例如醫務人員再三囑咐某糖尿病患者不可飲酒,否則易引發低血糖昏迷,重則有生命危險。但該患者或者出于得到高額保險的目的或者基于其他原因,在明知該行為后果的情況下,拒不遵行醫囑,數次飲酒,結果導致低血糖昏迷。除故意的情形外,過失的情況比較常見。如近視眼激光手術后,醫務人員再三明確叮囑患者應按時滴用抗生素眼藥水,否則會產生眼部炎癥等不良反應,但患者疏忽大意不遵醫囑,在醫務人員復查并告知其遵行醫囑后,仍未遵行,結果感染炎癥。以上兩種情況,醫務人員已經合理盡到說明告知義務,且采取的診療措施并無不當,患者的行為即屬于本條第一項規定的“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對此,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本項內容規定了兩個要件,在兩要件均符合的情況下,對于患者的損害,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這兩個要件分別為:
一是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對患者的緊急救治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職責之一。執業醫師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急危患者,醫師應當采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現行的醫療法規規章對于“緊急情況”的界定為:患者因疾病發作、突然外傷受害及異物侵人體內,身體處于危險狀態或非常痛苦的狀態,在臨床上表現為急性外傷、腦挫傷、意識消失、大出血、心絞痛、急性嚴重中毒、呼吸困難、各種原因所致的休克等。一般來講,上述情況中的緊急性可以概括為兩類:一是時間上的緊急性,它是指醫師的診療時間非常短暫,在技術上不可能作出十分全面的考慮及安排;二是事項上的緊急性,它是指采取何種治療措施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需要醫師作出緊急性的決斷。需要說明的是,判斷是否構成緊急情況,除了依據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外,還需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傷病急劇惡化的威脅,這種威脅應當限定為對患者生命的威脅,而不能是對患者一般健康狀況的威脅;二是患者生命受到的威脅是正在發生和實際存在的,患者傷病的急劇惡化對其生命安全的威脅不能是假想的,而應當是正在發生和實際存在的,不立即采取緊急救治措施必然導致患者死亡的后果。如果醫師主觀想像或虛幻地認為存在需要采取緊急救治的危險,而實際上這種危險并不存在,由于假想危險認識錯誤所采取的救治措施導致了不必要損害后果的,醫療機構還是應當承擔責任。
三、限于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的
醫療行為具有高技術性、高風險性、復雜性以及不可控因素,還有很多未知領域需要探索,醫療結果有時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預見性。現代醫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具有局限性,目前還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治愈率。據統計,即使在發達國家,臨床醫療確診率也僅有70%左右。醫學作為發展中的科學,人們至今還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并尋找解除疾病的辦法。即使醫學家開始從基因水平認識疾病,人類對癌癥、艾滋病等疾病仍沒有根治手段。此外,由于病人個體的差異性,就是治療常見病或者治療同一種疾病,即便醫生采取相同的診療措施,所達到的效果也不盡一樣。因此,法律對醫務人員采取的診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的判斷,只能基于當時的醫學科學本身的發展,即是否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盡到該項義務的,就視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沒有過錯,對于患者的損害不承擔賠償責任。
在醫療事件中,出現以上幾種情況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因為患者自身的責任導致的損害,如患者及家屬不配合醫生進行治療,醫療機構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另外,如果因為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達到治愈該疾病所導致的損害,也不應認定為院方的過錯。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無錫律師。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如何處理?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判決書怎么寫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質押與權利質押有何區別
2021-01-25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多少周歲算童工,雇傭童工怎么處罰
2021-03-26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定
2021-02-10上班流產了如何賠償
2020-12-24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措施
2021-03-15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