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理醫療事故有幾種方式
1、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1條規定:“病員及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醫療事故或事件的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時,可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處理。”所謂“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是指病員或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診療護理過程中發生的病員死亡、殘廢等不良后果,在認識上不一致,即在定性上有不同認識,以及雙方在認定性質上無分歧,即都認為屬于醫療事故,但在處理上卻各持不同意見。即使如此,當醫療事故或事件發生后,也首先要通過醫療單位和病員或其家屬自行協商的方式予以確認和解決,而不應跨越這一步驟直接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
2、衛生行政部門的處理。醫療事故糾紛,經醫療單位和病員及其家屬通過自行協商,對醫療事故的確認(即定性)和處理不能達成協議時,應由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之后,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
3、訴訟解決。所謂訴訟解決,是指通過人民法院的審理來解決醫療事故糾紛。訴訟解決可分為民事訴訟解決、刑事訴訟解決和行政訴訟解決三種途徑。
二、不屬于醫療事故情形有哪些?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非法行醫、醫用產品侵權、故意行為等造成的患者人身損害則不構成醫療事故;或者雖然有過失但尚未造成患者明顯的人身損害后果的也不構成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于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對于醫療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出于過失,通常表現為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從而給就診人造成了人身損害。也就是說構成醫療事故,要求醫療行為與造成的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否則的話,不能按照醫療事故對待處理。而醫療事故,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具體可以區分為四級。
醫療事故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醫療事故賠償調解依據是什么?
出現醫療事故后,醫院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許加盟合同書如何書寫
2021-02-27沒有簽勞動合同辭職
2021-01-03老人去世最晚多久銷戶
2021-01-03社會團體能否強行變更法人
2020-12-11如何注冊品牌名
2020-12-24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1-24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