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知情權包括了哪些內容
1、醫療行為知情權。患者對在醫療行為中關于自己的病情(疾病的診斷結果。對患者的病情輕重、痊愈的可能性)醫療措施(措施的性質、理由、內容、預期的診療效果、醫療方法對患者的侵襲范圍)醫療風險(醫療行為可能伴隨的風險、發生的幾率和危險結果預防的可能性,如藥物的毒副作用、手術的并發癥,特別是醫院的醫療設備,醫師防止危險發生的能力等)等享有知情權,醫療機構有告知義務。包括相關手術、相關檢查。
2、醫療費用知情權。患者在檢查、治療前有權知道收費標準,以便作出合理選擇;治療結束后,有權查閱醫療費用明細表。
3、醫療資料知情權。患者有權復印或復制病歷資料,對病歷資料享有知情權,醫療機構有提供的義務。可以復印的病歷包括門診、急診病歷,住院病歷中的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手術同意書等記錄患者客觀情況的客觀病歷。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記錄、病程記錄等。
4、醫療爭議知情權。發生醫療爭議后,患者或其家屬應有權參與從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鑒定組成員,要求有利害關系的鑒專家回避的權利。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患者享有與醫療機構共同封存現場實物、同時,患者對醫療事故、醫療過失行為等享有知情權。
二、患者維權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近年來,醫患糾紛呈多發趨勢。由于該類型糾紛具有特殊性,患者一方處理起來經常手足無措。為此,針對此類糾紛提出幾點建議:
1、注意保存好自有證據。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當事人應保存好門診病歷、處方單、正在服用的藥物、收費發票等。
2、針對案情,提出切實可行的訴訟請求。當事人在糾紛發生后要慎重行事,不可感情用事,訴訟前要結合案情確定具體的符合法律規定的請求事項。
3、應當注意訴訟時效、舉證時限、申請調查取證的時限。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因身體受到傷害提起賠償之訴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在訴訟階段,當事人應按規定的時間和要求舉證。超過舉證期限提供證據的,除屬于“新證據”外,法院不組織質證。
不得不說,現實中醫療機構或者醫護人員侵犯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權的情況比較多,若出現了患者及其家屬其實可以向衛生部門進行舉報,衛生部門會嚴肅處理。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合同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規定,侵害患者知情權的法律責任有三種,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有關部門應該嚴格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制度,嚴肅處理,追究其民事、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并承擔相應的賠償。
醫療損害賠償患者都有哪些舉證義務
患者可以復印哪些病歷資料?
醫院誤診出現后,患者應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三權分立指哪三權
2021-02-01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