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擔保法解釋》第32條,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于或者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滿之日起6個月。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
根據《擔保法》第26條:“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內,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擔保法》第26條的規定即指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期間。具體說就是,債權人在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期間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限,超過此期限債權人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法律將不予保護。
相關知識:保證期間和訴訟時效的不同之處
1、結果不同。權利人超過保證期間訴請權利的,法律對于權利人的實體權利不予保護,即,義務人因權利人怠于行使權力而免責,債權債務關系終止。而權利人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間怠于行使權力的,權利人的實體權利并不喪失,其喪失的為勝訴權,即權利人的訴訟利益將無法獲得法律保護,根據《民法通則》第138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債務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從此法律規定可以也可以看出,權利人超過訴訟時效訴請權利的,其實體權利依然存在。
2、保證期間具有約定性和法定性,訴訟時效是法定的,不可以約定。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保證期間原則上是約定期間,可以由當事人自有協商確定,在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或約定無效時,適用法定的保證期間。而訴訟時效為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條、第3條規定,當事人違反法律規定,約定延長或者縮短訴訟時效期間、預先放棄訴訟時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規定,當事人不能預先排除或妨礙訴訟時效的適用,否則其約定無效。
3、保證期限是不變期間,訴訟時效是可變期間。保證期間為除斥期間,根據除斥期間理論,除斥期間為不變期間,權利人超過除斥期間怠于行使權力將使權利義務歸于消滅(《擔保法》第31條),設立除斥期間的目的是為了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使權利義務的不特定性歸于確定,同時保障法律關系的穩定。訴訟時效與保證期間有別,訴訟時效可以因特定事由中止、中斷、延長。
為了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不因超過保證期間行使權利而蒙受重大損失,權利人必須與保證人就保證期間達成約定,已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到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安置訴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2021-01-28知識產權專利證書幾年到期
2021-02-07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農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07種植土地轉讓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