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欺詐要收集哪些證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定,我們可以將醫療欺詐可以定義為: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提供醫療服務行為的過程中,故意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使患者產生錯誤的認識而接受其醫療服務的行為。
醫療欺詐需要的證據有:
1、患方的身份及親屬關系證明。
2、病歷資料復印件。
3、患者或家屬的誤工證明,如工資單或單位出具的工資證明;無工作單位的,由居委會或村委會出具無業證明。
4、相關費用單據和清單,包括相關的醫療費單據、護理費單據、營養費單據、交通費單據;如患者傷殘,需提供殘疾等級證明和殘疾用具費單據;如患者死亡,需提供喪葬費單據,傷殘和死亡都應提供患者實際撫養的、無其他生活來源者的戶籍證明及無業證明;
5、其他,如有關專家的意見、證人證言、鑒定結論、醫學文獻資料等。證據必須注明證據的來源;書證須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印件、照片、副本或節錄本。
6、如患者委托律師代理醫療糾紛,則提交簽署的授權委托書,并注明代理權限。
法律依據:
《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六十八條
醫療欺詐指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提供醫療服務行為的過程中,故意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式,使患者產生錯誤的認識而接受其醫療服務的行為。
二、醫療欺詐與醫療事故的區別是什么
醫療欺詐應當具備以下幾個構成要件:
(一)以虛構或夸大病情、過度醫療為手段;
(二)以誘使患者支付非必要醫療費用,取得財產或其他財產性利益為目的;
(三)在其醫療水平和能力范圍內明顯可以避免誤診而積極追求的;
(四)給患者生命權、健康權造成侵害或給患者財產權益造成較大損害的。
醫療欺詐行為導致了患者人身財產權利的侵犯,醫患關系的破壞,醫療職業群體的整體形象下降和醫療秩序的混亂。必須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以保護患者的人身財產權利,穩定良好的醫患關系。醫療欺詐行為中存在明顯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詐行為,且詐騙金額如果達到詐騙罪的立案標準,那么就應將對醫療欺詐行為按照詐騙罪定罪處罰。
醫療事故處理請律師費用是多少
醫療事故證據怎么收集
醫療事故可以申請重新鑒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土地轉讓年限是多久
2020-11-18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