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和乙公司因購銷合同糾紛經人民法院判決:乙公司應給付甲公司貨款200余萬元。判決生效后,乙公司沒有主動履行給付貨款的義務,甲公司便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立案執行后,乙公司給付了70萬元,后甲、乙兩家公司就剩余的130余萬元的給付問題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剩余130萬元乙公司分3期履行完畢,簽訂協議之日先給付30萬元,以后第三個月末、第六個月末各給付50萬元,甲公司放棄債務利息的要求。簽訂上述協議時,案外人丙公司自愿為乙公司做擔保人,當乙公司不履行上述義務時,丙公司承擔擔保責任。協議簽訂的當日,乙公司按照約定給付甲公司30萬元后,至第三個月末,乙公司沒有履行給付50萬元的約定。第四個月時,甲公司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直接執行擔保人丙公司的財產。
執行情況:
執行法院經審核,認定擔保協議真實有效,遂凍結、劃撥了擔保人丙公司的銀行存款100萬元,將此案順利執結。
法官點評:
本案中,丙公司不是人民法院生效判決書中確定的債務人,但執行法院為什么能夠直接執行丙公司的財產的呢?這里涉及到一個執行中的擔保問題。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08條規定“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并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被執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財產作擔保,也可以由第三人出面作擔保。擔保人應當具有代為履行或者代為承擔賠償責任的能力。當被執行人不履行義務時,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執行擔保財產或者裁定執行擔保人的財產,而不需要經過人民法院審理確認該保證責任。
本案中,乙公司在與甲公司簽訂執行和解協議時,丙公司自愿為乙公司按期償付債務的擔保人,并提供了書面擔保。然而,法律上的擔保并非是出于一時“義氣”對朋友公司的鼎力相助,也非“緩兵之計”的走走形式,一旦在擔保協議上簽章,就要承擔法律上的擔保責任。因此,當丙公司沒有按照約定履行給付義務時,執行法院可以繼續執行乙公司的財產,也可以直接執行丙公司的財產,但數額應當限于乙公司應當履行的債務金額。
在此,法官也要提醒交易中的各方當事人:簽訂任何協議時一定要慎重,尤其是為他人作保時,更要明確自己將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否則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分居證據怎么辦
2020-12-11雇傭童工該如何
2021-03-15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強奸罪與嫖宿幼女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2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