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保險法中規定的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在具體的事故糾紛中,受益人可能有有所不同。那么,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應該如何定性?律霸為您具體分析。
2011年4月16日,華洋公司為其所有的“鑫源順6”輪向某保險公司投保全責、全損險,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均為1800萬元,保險期限為12個月,同時附加投保了船東對船員責任險、四分之一附加險等。2012年2月18日,“鑫源順6”輪在泉州灣海域發生事故沉沒,造成船上9人死亡、1人失蹤的巨額經濟損失,船舶至今未打撈。事故發生后,華洋公司多次向某保險公司索賠遭拒,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某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賠償金1800萬元。
另查明,華洋公司于2009年4月15日與某農村信用社簽訂借款合同,向其貸款1200萬元,并以“鑫源順6”輪作為抵押。借款合同約定,華洋公司需對抵押物投保,并指定某農村信用社作為保險合同第一受益人。之后,華洋公司在與某保險公司訂立的船舶保險合同中特別約定某農村信用社為第一受益人。目前該筆貸款逾期,華洋公司未按期歸還。
某農村信用社認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其系第一受益人,故應當以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身份參加本案訴訟;某保險公司應當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其支付包括貸款本金及利息在內的保險賠償金。
保險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可以為受益人。”可見,我國立法上是將受益人明確限定于人身保險合同中。但是隨著保險實務的發展,實踐中在船舶保險、房屋保險以及車輛保險單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受益人或者第一受益人的特別約定。
盡管我國保險法明文規定的受益人僅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但主流觀點認為,這并不意味著財產保險合同中有關受益人的約定無效,只不過此處的受益人不同于保險法上所規定的受益人。所謂財產保險合同中受益人的特別約定條款,其核心在于,當事人希望通過特別約定使受益人能夠在保險事故發生時優先行使保險金請求權,對于當事人意思自治的選擇,應予尊重。如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財產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2009年9月8日印發)第十五條規定:“財產保險合同中約定受益人條款的,在受益人與被保險人非同一人的情形下,被保險人未主張保險金請求權時,受益人可以作為原告向保險人主張權利?!?/p>
由此產生的問題是,對于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的法律地位和性質應當如何解釋?對此,司法實務中存在分歧,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這是預先約定的債權讓與。財險保單中受益人的約定,可以解釋為被保險人(債務人)在保險人知情的情況下,將保險金請求權通過受益人的約定預先轉移給債權人。所以,財產保險合同中指定受益人實質是債權讓與,即債務人(被保險人)預先將保險金請求權讓與債權人,通常為銀行,以保障債權的實現。第二種觀點則認為,在財產保險中指定受益人實質上是被保險人以保險金請求權為標的所設定的權利質押。
筆者更傾向于第二種觀點。
將財產保險中的受益人解釋為債權讓與,可能存在的問題在于,被保險人作為原權利人退出了保險合同的債權債務關系,其地位由新的權利人——第一受益人承繼,被保險人(債務人)將徹底喪失保險金請求權。如果在借款合同履行過程中,被保險人(債務人)有足夠能力已經償還了債務,或者償還了部分債務,剝奪其全部的保險金請求權既不合理也不符合財產保險受益人設定的初衷。所以,財產保險中的所謂受益人應當有別于債權讓與,受益人擁有保險金請求權并不意味著被保險人即喪失了保險金請求權。
在保險實務上,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之所以會指定銀行為受益人,是因為銀行是其債權人,保險事故的發生意味著銀行的債權也會受到損害,從而受有損失。財產保險中特別約定的受益人實質上是被保險人將其保險金請求權作為標的設定的權利質押。保險金請求權可以作為權利質權的標的,當保險事故發生,債權人可以直接向債務人行使其債權,也可以行使其對保險金請求權的質權,優先受領保險金。在債權人未獲清償的債權之外,被保險人(債務人)仍然可以向保險人請求支付保險金。所以,筆者認為,此類訴訟中,財產保險合同約定受益人的訴訟地位可以分為兩種情形:一是受益人可以作為原告向保險人提起訴訟,主張在債權未獲清償的范圍內行使保險金請求權;二是在被保險人作為原告已經向保險人提起的訴訟中,約定的受益人可以申請作為具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或者由法院通知其參加訴訟。法院通知受益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的,該受益人應當對是否行使保險金請求權作出明確表態。在此類訴訟中均應當查明債權清償的情況。
有人提出,在“房貸”或“車貸”合同中,銀行均在房屋或車輛上設定了抵押權。根據我國擔保法的規定,在抵押物滅失、毀損或者被征用的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就該抵押物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優先受償。那么,在以房屋或車輛為保險標的的財產保險合同中又約定“受益人”,將保險金請求權作為標的又設定了質權。當保險標的發生損毀,即產生抵押權與權利質權的競合,該如何處理呢?筆者認為,抵押權的行使是因抵押物的物上代位性,債權人可以就抵押物的保險金請求受償;但當事人于保險金請求權上設定質權,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保障債權人債權的實現,在這種情況下,應尊重當事人的意思,以質權優先,保險金請求權的質權人可優先于其他債權人對保險金進行受償。
交通事故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保險合同的解除權與解除方式
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1-02-21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