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管轄權異議的成立,不僅僅是當事人提出就可以成立的。當事人只要認為受理訴訟的法院或將其訴訟案件移送受理的法院沒有管轄權的時候,就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但是管轄權異議的法律后果我國也應該有法作為參照。管轄權異議成立的法律后果有什么:
對管轄權異議成立的法律后果,我國的規定最為完善,其典第二十二條規定:
一、宣告無管轄權后,須將訴訟程序移送有管轄權之法院,而此法院須將假設由其審理該訴訟程序時不會作出之行為撤銷,并命令重新作出對審理該案件屬必需之行為。
二、由被宣告無管轄權之法院命令采用之強制措施或財產擔保措施,即使在宣告無管轄權后,仍保持其效力,但有管轄權之法院應在最短期間內使該等措施成為有效或撤銷之。
第二十三條規定:
被宣告無管轄權之法院須作出緊急之訴訟行為。
上述規定充分考慮到刑事訴訟的實際情況,是比較合理的。在此問題上,我國應參照澳門的做法,具體如下:申請人的職能管轄權異議成立的,正在進行管轄的司法機關應當將案件及時移送有管轄權或更適合管轄的其他司法機關。在該異議成立前的相應偵查行為和強制措施,特別是在緊急狀態下實施的,并不因異議成立而失效;但接受移送的司法機關有權依法審查異議成立前的偵查行為和強制措施的合法性、合理性、適度性和適格性等,有權變更、解除、撤銷或維持異議成立前的偵查行為或強制措施。申請人的審判管轄權異議成立的,正在進行管轄的法院應當將案件及時移送有管轄權或更適合管轄的其他法院,或者迅即將案件上報共同的上級法院依法指定管轄。在該異議成立前相應的審判活動以及相關審判行為(如附帶民事訴訟的查封、扣押被告人的財產、先予執行的裁定、對被告人采取相應強制措施的決定等)仍然有效;但接受移送或被指定管轄的法院也應依法審查異議前的審判活動以及相關審判行為的合法性、合理性、適度性和適格性等,也有權變更、解除、撤銷或維持異議成立前的相應審判活動或審判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官的審判受政府監督嗎
2020-11-18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