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義務贈與的法律特征
1.附義務贈與是一種雙方法律行為
附義務贈與作為一種契約,須以雙方當事人之合意為要件。只有當贈與人要約表示將自己的財產給予受贈人,并要求受贈人負擔一定的義務;受贈人承諾表示接受贈與財產,并愿意履行義務時,贈與合同方為成立。
2.附義務贈與是一種單務無償合同
在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中,受贈人雖然也負擔一定的義務,但雙方簽訂合同的主要目的仍是將贈與物的所有權轉移給受贈人。受贈人接受贈與物所付的代價或附隨的義務,不是其取得贈與財產所付的報酬或對價,因而不能因為贈與附義務而否認贈與合同的單務性和無償性。
3.附義務贈與是一種將義務附加于贈與的合同
附義務贈與中所附的義務,是贈與合同的一部分,不能因其具有單務性而將所附義務視為另一個合同。附義務贈與中所附的義務,不得違背法律規定或公序良俗,否則整個贈與合同無效。附義務贈與的履行,一般為贈與在先,義務附后。
二、贈與人對受贈人不履行義務的權利行使
合同法第190條、第192條規定:“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根據合同法的上述規定,贈與人向受贈人給付贈與物后,受贈人若不履行其義務,贈與人有權請求受贈人履行義務或者撤銷贈與。
臺灣民法第412條第1款也規定:“如贈與人已為贈與而受贈人不履行其負擔時,贈與人得請求受贈人履行其負擔或撤銷贈與。”
可見,當受贈人不履行義務時,贈與人可依法選擇請求受贈人履行義務還是撤銷贈與。贈與一經撤銷,即視為自始無效,受贈人應按不當得利的規定將贈與物返還贈與人。但贈與人的撤銷權自贈與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有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的,即歸于消滅。
綜上所述,《合同法》并沒有對受贈人不履行義務的法律后果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但實踐中,可以運用法律適用的基本方法,即《合同法》分則沒有規定的,適用總則的規定。根據《合同法》第94條、第190條、第192條的規定,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的約定義務,贈與人有權請求受贈人履行義務或撤銷贈與。贈與人行使解除贈與合同,可以要求受贈人返還贈與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有期限嗎
2021-02-27股權融資包含無形資產嗎
2020-11-28交通刑事責任會坐多久
2021-01-14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2021-01-29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