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夠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體的有哪些?
據《刑法》第30條的規定,可以成為單位犯罪主體的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單位犯罪的主體就是實施了刑法分則明文規定可以由單位構成犯罪的并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團體。也就是說只有刑法中規定的具有獨立意志的合格單位,且該主體是為了單位的利益才可以成為某種犯罪的主體,凡是法律未指明該罪的主體包括單位的,只有自然人可以構成該罪,單位不能成為該罪的犯罪主體。如果以單位名義實際上是為了個人利益,就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應認定為單位成員的個人犯罪。
二、單位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1、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
2、單位犯罪必須是在單位主體的意志支配下實施的;
3、單位犯罪必須由刑法分則或分則性條文明確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以雙罰制(即對單位和單位直接責任人員均處以刑罰)為主,以單罰制(即只處罰單位直接責任人員)為輔。
4、單位故意犯罪的集體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決策主體體現出來的。判斷犯罪行為是否體現了單位的集體意志,需要看犯罪行為是否經單位負責人決定,否則,無法形成一個單位的犯意。但是,也不能簡單的認為,負責人做出了的決定,就可以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意志,這是要具體分析的。
三、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有哪些?
刑法對單位犯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采取兩罰制。在兩罰制中,對單位是判處罰金,判處罰金采取無限額罰金制,即對罰金的數額未作規定。在兩罰制中,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是判處刑罰,這里的刑罰包括自由刑與罰金,主要是自由刑。
綜上所述,在經濟類犯罪中,很多都是單位組織實施的,比如集資詐騙就很典型。單位犯罪的主體是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不包括自然人,這是個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的區別之一。作為單位的直接負責人,在單位犯罪活動中承擔主要法律責任。
拒執罪單位犯罪主體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主體為單位犯罪是雙罰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移送管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
2020-12-17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人身保險受益人享有什么權利嗎
2020-12-17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