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違約金是否要繳納增值稅?
合同違約金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繳納增值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六條規定: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因此,銷售合同沒有執行,沒有實際應稅業務發生,該違約金不征收增值稅。
如果產生的違約金是其支付的補償,是依附于這一應稅業務的,符合價外費用的定義特征,就應當繳納增值稅。比如逾期發貨,所以賠償補償金的,或者購房合同雖然沒履行,但是房產中介服務已發生的,就符合上述闡述,繳納增值稅。
如果違約金不依附于增值稅應稅業務而獨立存在,是獨立存在的補償款,就不屬于增值稅的價外費用,不用繳納增值稅。比如簽訂了購銷合同,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彼此取消了合同,從而支付的違約金就不用繳納增值稅。
二、增值稅的概念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征收的一個稅種。增值稅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稅種之一,增值稅的收入占中國全部稅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稅種。增值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稅收收入中50%為中央財政收入,50%為地方收入。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由海關負責征收,稅收收入全部為中央財政收入。
三、違約責任的形式主要有:
(一)繼續履行合同。繼續履行,也稱強制實際履行。是指違約方根據對方當事人的請求繼續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的違約責任形式。
在金錢債務中,無條件適用繼續履行。金錢債務中只存在遲延履行,不存在履行不能。
對于非金錢債務,一般可以繼續履行,但在下列情況下應該排除在外。
1、債務的標的不存在強制履行,或者強制履行費用過高。如雙方約定,在特定日期參加文藝,該日期己過,沒有強制履行的必要。
2、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如合同當事人一方已經死亡,沒有權利繼承權或義務人出現。
3、債務人在合理期限之內,沒有請求履行。如春節牛肉供應合同,一方違約現又春節已過。
(二)采取補救措施。合同法第111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然不能確定的。受害方可根據標的的性質,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如蛋蛋在超市購買大彩電,由于彩電只有圖像沒有聲音,蛋蛋可要求更換一臺彩電。
(三)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予以增加。
約定的違約金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違約金,違約方支付違約金會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合同當事人可以依照合同法第114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后的違約金數額不超過實際損失為限。增加違約金后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考慮合同的履行情況及當日人的過錯程度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信原則作出裁判。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114章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如合同標的總金額為300萬元,那么違約金不能超過60萬元。
(四)賠償損失。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的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規定的。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金頻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但不得超過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人的損失。
(五)定金責任。當事人可以依照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履行債務后,定金可扺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總的來說,合同違約金要不要繳納增值稅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分析,如果簽完合同之后對方尚且都沒有執行,在一開始就違約導致雙方沒有繼續合作下去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收取的違約金不需要交增值稅。合同進行到一半違約的話,還是會產生增值稅的。
勞動合同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合同違約金最高限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無性婚姻可不可以算是離婚的理由
2021-01-29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保單是否為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