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后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合同解除后,合同關系解除,就不存在違約責任。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所以,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不表現為違約責任,而是一種民事責任,主要包括不當得利返還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
二、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有哪些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若是合同因為違約行為而導致解除,雖然其中存在違約的情況,但畢竟此時合同已經被解除,雙方的權利義務也不復存在,因此就不要再繼續追究違約責任。于是按照規定,此時并不會再表現為違約責任,而是轉變為民事責任。在承擔的時候,就可以要其之前違約的一方恢復原狀、采取補救措施,就造成的損失也可以要求作出賠償。
合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合同付款違約責任有哪些
合同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苗上市許可持有人終身禁止從事藥品經營的情形
2021-03-09勞動調解委員會受理范圍是哪些
2021-01-03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收購一家公司需要變更章程嗎
2021-03-07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