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涿州市律師 宿遷律師 松北區律師 卓資縣律師 宿州律師 松山區律師 遵化市律師 徐水縣律師 莊河市律師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興旺,為了獲得房屋的購買資格或者期望的到某種回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房產贈與給近親屬或者第三人。但是在辦理房屋產權贈與合同的時候,隱藏這一些法律問題。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
由于房屋的特殊性,使得房屋贈與除具有一般贈與合同的基本屬性外,還具有以下幾個特殊屬性:
一、要式性。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相關規定,房地產轉讓的,應當簽訂書面轉讓合同,合同中應當載明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這里的房地產轉讓,是指房地產權利人通過買賣、贈與或者其他方式將房地產轉移給他人的行為。因此,贈與房屋的合同,必須采用書面的形式。
二、如辦理過戶應公證。根據《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的規定,受贈人應持“贈與公證書”和“接受贈與公證書”,或持雙方共同辦理的“贈與合同公證書”,以及房屋所有權證、契稅,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過戶手續。如果沒有相關公證文件,房地產管理部門可以拒絕辦理。
三、如贈與房屋已交付受贈人使用,但尚未辦理過戶,該贈與不能任意撤銷。原則上,房屋贈與的交付完成是以辦理完過戶手續為交付條件的。但根據《民通意見》的相關規定,贈與房屋未辦理過戶手續,但贈與人根據書面贈與合同已將產權交給受贈人,受贈人也已占有使用該房屋的,可認定贈與有效。此時,贈與人則不能再行使贈與的任意撤銷權。
關于房屋贈與的撤銷權,法律為了保護贈與人的權利,賦予其兩項撤銷權,即:任意撤銷權和法定撤銷權。原則上,贈與物交付之前(即過戶手續辦理完畢前),贈與人可行使任意撤銷權,但經過公證和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性質的贈與合同則不能任意撤銷。在贈與物交付完成之后(即過戶手續辦理完畢后),贈與人如想撤銷贈與,只能行使法定撤銷權。法律一共規定了三種法定撤銷的情況:一是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是對贈與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的; 三是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的。該權利行使的期限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除此之外,在贈與人經濟情況明顯惡化時,法律還給予了特別的救濟。根據《合同法》第195條的規定,如贈與人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家庭生活的,即使贈與合同未被撤銷,但贈與人也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最后,對于現行社會上流行的房屋“真買賣、假贈與”的行為,其中蘊涵了巨大的法律風險。首先,虛假的贈與合同本身為無效合同。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自始無效。賣房方想反悔時,很可能會以此大做文章,達到使買賣無效的目的。其次,房屋交付使用后,如存在一定質量問題,購房者很難以贈與合同要求賣房方承擔責任。因為根據贈與的規定,只有贈與方故意不告知或是保證贈與物無瑕疵時,才能承擔賠償責任,這個標準在實踐中要求非常高。再次,雖然本次買賣購房者逃避了營業稅的交納,但如果該房面臨下次出售時,出賣方將承擔更重的稅費。因為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出售所得收入-上次購買價格-規定的稅費=計稅標準,再以此為基數,按20%交納。如果“上次購買價格”為零時,就不能抵扣,此時的計稅標準顯然是不劃算的。最后,如果該行為不幸被稅務部門查處,會被定義為偷稅漏稅的行為,輕則罰款,重則構成刑事犯罪。
因此,在辦理房屋產權贈與合同,贈與人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撤銷時間點已經撤銷的方法。如果在贈與完成以后,贈與人還想拿回自己的房產的話,只能通過司法訴訟和舉證來解決。要贈與房產的話,贈與人還是需要考慮多一點,確保贈與后的事情和自己當初的想法一致,才能保護自己的權益。
贈與合同公證所需材料有哪些
贈與合同糾紛中贈與人不履行贈與合同行不行
什么時候贈與合同訂立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董事局和董事會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2020年領結婚證要交二胎押金嗎
2021-01-18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