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借款活動中,我們之所以會寫借錢合同,也不過是希望它能發揮它的法律效力,約束對方的行為,而就內容來說,借錢合同的效力在于雙方所確定的權利義務的合法性。那么,借錢合同有什么樣的效力呢?換句話說,借款合同的效力如何?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解讀。
一、借錢合同有什么樣的效力
款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借款合同有效的條件,另一個是發生法律效力的時間。就前者而言又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借款合同的形式;二是借款。
1、就形式來說,依據我國《合同法》第197條的規定,借款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這一點在我國的《商業銀行法》第37條也有明確的規定,即商業銀行貸款,應當與借款人訂立書面合同。不過,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如果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也可以不采取書面形式。
2、就內容來說,借款合同的效力在于雙方所確定的權利義務的合法性。這一問題在借款合同的訂立實際中往往又是復雜的。具體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雙方當事人貨幣借貸關系本身的合法性問題。例如超過國家規定利率的高息貸款,其高出部分就是無效的。另一種情況是,借款合同附加內容和條件的合法性問題。
3、就借款合同的生效時間來講,依據我國《合同法》第201條和第210條的規定,如果雙方約定的,就自約定的時間起生效;但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則是自貸款人實際提供借款的時間起生效。所以,除了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之外,其他的借款合同都是諾成合同而非實踐合同,即在貸款人和借款人就借款事項達成意思表示一致時生效,而不是貸款人將貨幣實際交付給借款人時生效。
二、借款合同的效力如何
在一般借貸關系中,法律對借款合同的主體資格沒有特殊的限制條件,只要符合合同主體的一般規定就行。但是,依據我國有關金融機構的法律規定,從事商業貸款業務的,只能是依法設立、并得到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各種、城鄉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除此以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都不能從事商業信貸業務,也就不能成為借款合同中的貸款人。
在借錢的過程中,當事人簽訂書面的合同,這是對自身利益的保障。當然要是當事人進行口頭約定的話,那也是可以的,只不過這種情況下容易產生糾紛,損害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要想簽訂的借錢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話,則也是要嚴格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約定內容。
借款糾紛中,借款證據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借款詐騙罪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借款時未約定利息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故意傷害罪辯護詞怎么寫
2020-12-11隱名股東身份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1-10什么是探望權,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么執行
2021-01-22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