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表示,法律上所囊括的要素,包括內心意思和法律表示行為。
內心一絲又區分為行為意思表示意思和效果意思,其中行為意思也就是行為人通過自身的肢體語言表達的內心的想法,比如我們需要搭乘公交車,在中國通常使用的行為意思就是通過招手向司機示意,我們需要乘車,這是我們向司機表達的行為意思,
其二就是表達意思,也就是行為人通過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通過語言的交流,述說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也是比較直接,且行之有效的表示方式之一,
其三就是效果意思,這個意思與前兩個意思,表示方式有所不同,他可能是結合前兩個意思表達的方式,例如如我們內心的想法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但是在某種情況之下,我們不方便,或者是不好意思用語言直接表達出來?但是我們可以先用言語表述我們,淺層的意思,然后結合我們相應的肢體動作,等一連串的表達來反映我們內心想要呈現的內容
意思表示的第二個要素就是表示行為,表示行為區分方式有三個:
第一個是民事,第二個是推定方式,第三個是沉默方式,第一個表達方式,我們很好,理解,也就是說明示,舉個例子,我們希望約朋友們出來吃飯,此刻我們最好的表達方式,也就是通過明示的方式,向朋友發出邀請,比如打個電話,或者是直接向對方說,而不需要向對方的一個眼神,或者是更加復雜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其二,推定方式,在日常生活當中,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會由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比如工作當中長期,配合會形成,默契,當助理和總經理經常一起配合工作,也許總經理一個揮手,或者是一個眼神表達的意思,就能夠反映出總經理,希望助理在下一刻需要做什么事情,這樣的方式不僅僅是給他人留有相應的情面,也是為了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這個同理于我們的推定方式。
其三是沉默方式,這種判斷方式一般,有相應的約定或者是法律的明確規定,或者是行業約定俗成的一些東西。比如說,雙方遇到了民事糾紛,但是不能通過雙方的友好協商,或者是已經經過了,各種過程還是達不到某一方當事人的要求,此時我們可能處理爭議的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訴訟至法院,這也是默示方式的一種表示形式。而不是說我們產生了民事糾紛,將案件提交給,地稅局或者是糧食局,不然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理解到默示意思。同時映司表達也是一方當事人內心真實意思的體現,而不是說,接收人自認為的意思表示,能夠多理解他人意思表示所帶來的內心真實意思也是情商體現的一個重要因素,法律不僅僅是教你如何做事,同時也是教你如何去為人處事。
意思表示和事實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民法總則的意思表示是怎么規定的?
不可撤銷的意思表示怎么作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全生產法規定從業人員有權拒絕什么
2021-01-19離婚后才發現原配偶在未離婚時有重婚行為怎么辦
2021-01-04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